和吳相公東府偶成
承華往歲幸躊躇,風月清談接緒余。
并轡趁朝今已老,連墻得屋喜如初。
誅茅我夢江皋地,澆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應容拙者,先營環堵祭牢蔬。
承華往歲幸躊躇,風月清談接緒余。
并轡趁朝今已老,連墻得屋喜如初。
誅茅我夢江皋地,澆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應容拙者,先營環堵祭牢蔬。
過去在承華殿時從容自得,在清風明月中清談延續著情誼。曾經并駕上朝如今都已年老,相鄰而居仍像當初一樣欣喜。我夢想著在江邊除草建房,您思念著在洛水渠道旁澆薤。收斂隱退本就該容下我這樣笨拙的人,我要先營造陋室祭祀享用粗茶淡飯。
承華:太子東宮。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
緒余:本指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引申為事物之殘余,這里指情誼的延續。
并轡:并駕齊驅,指一同上朝。
誅茅:芟除茅草,指墾荒造屋。江皋:江邊。
澆薤:澆灌薤菜,薤是一種蔬菜。
歛退:收斂隱退。拙者:作者自謙。
環堵: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墻,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牢蔬:指祭祀用的犧牲和蔬菜。
此詩應是詩人年老時所作。當時詩人和吳相公都已年邁,回顧往昔在朝堂共事的時光,感慨歲月流逝。同時,官場的復雜和年老的身體狀況讓他們萌生了歸隱的想法,詩人便寫下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歸隱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展現人生變化。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在年老時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落落虛懷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搖風捲起窗鋪月,滴雨驚回夢愴神。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本無顏色爭韶艷,野老由來不怨春。
禮重圓丘夜炳蕭,齋宮旌旆四周遭。官階何幸重聯佩,契誼元同舊賜袍。扈從班衣仙蹕迥,祼將步怯內壇高。上臺絕唱誰能和,不獨詩稱一世豪。
宅成天下借圖看,始笑書生眼力慳。地占百弓多是水,樓無一面不當山。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蕩間。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閑。
銀盆初浣纖纖手。金刀試剖峇厘柚。玉液滴珠盤。寒香佐晚餐。背人偷接吻。自覺櫻唇潤。留得口脂芬。問郎聞不聞。
層云縈郁隱青林,聽彼好禽鳴木陰。松骨咬崖如鐵鑄,藤筋陷壁繞峰深。寂寥不改丘巖志,閑靜漸忘湖海心。翻覺貧窮倍親切,從茲喜作菜根吟。
明月中秋近,東樓望眼懸。故人俱好在,清思各相牽。天極銀潢凈,涼浮玉露先。一尊如此夕,別后更何年。
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云林先生讀書處,長松芝草非人間。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飯何曾慳。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跡迥絕窮躋攀。青天蕩蕩海月出,照見先生冰雪顏。惟有方壺契幽眇,貌得彷佛來塵寰。宮中圣人正問道,布衣召入蓬萊班。玉堂給札縱揮灑,金匱啟鑰煩修刪。于今聽履上霄漢,圣人未放先生還。山中喪亂復何有,飛瀑落澗空潺湲。青林鳥啼野花發,白晝虎嘯松風閒。朝廷宴坐見圖畫,亦應懷我雙佩環。方壺先生在何處,胡不同來玉京住。魚龍夜落河漢秋,卻泛靈槎共歸去。
花開醉不休,花謝莫深愁。縱使花長在,東風也白頭。
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
魏亭之北朱賢良,三十文章逼漢唐。矯矯云龍行碧落,飄飄天馬脫絲韁。山罍犧象珠凡器,蒼玉珠璣多異光。太史遺書窺石室,春秋大義揭王綱。方馳健步今文苑,未策奇勛古戰場。才似賈生誰敢忌,名班黃憲遽先傷。嚴君痛失鹓鸞羽,令弟哀思鴻雁行。悵望斗牛鋪紫氣,嗚呼蘭桂隕秋霜。故人秉筆爭稱述,稚子應門待振揚。鸞草瑯玕明月照,新墳夏屋白云長。臨江孤客懷疇昔,今日生芻空自將。
北風正烈烈,雨雪逐風飛,山深步道絕。折楊柳,但保歲寒心,不道歡相負。
皇華才詠出神州,澤國砧聲已報秋。江上西風吹短發,天涯明月送孤舟。仲宣自笑貧猶客,李廣寧知老未侯。世事悠悠何足問,且將吾道付滄洲。
每憶巖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想筆端風雨,不時蕭颯,胸中淵海,無底潢洋。楓落寒江,草生春夢,欲說天機話甚長。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與連床。梅花窗下茶觴。小團月、烹來寶乳香。覽吳淞夜月,珠江瑩潔,昆山□□,□液淋浪。不出門庭,那知世態,金玉家家要滿堂。長安市,似遺腥蠅聚,采□□□。
昔年屯聚亦偷生,今日柴扉夜不扃。卻羨此山能領會,時危時泰一般青。
溽暑何曾寬病翁,汗衫脫卻引清風。山間自有納涼處,燒藥爐頭火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