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唐公三首 東陽道中
山蔽吳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瀉黃金。
渺渺隨行旅,紛紛換歲陰。
強將詩詠物,收拾濟時心。
山蔽吳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瀉黃金。
渺渺隨行旅,紛紛換歲陰。
強將詩詠物,收拾濟時心。
山巒遮蔽了吳地的天空,顯得格外幽深;江水蜿蜒在楚地,流淌得深沉。漂浮的云朵像堆積的白玉,落日的余暉如傾瀉的黃金。我渺小地跟隨行旅之人,時光匆匆,年歲不斷變換。我勉強用詩歌來描繪事物,收起了拯救時局的心思。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蔽:遮蔽。
蟠:盤繞,彎曲。
歲陰:歲暮,一年將盡的時候,這里指時光。
強:勉強。
濟時:拯救時局。
王安石在仕途經(jīng)歷諸多波折,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他被貶或外放途中。東陽道中的旅途見聞觸發(fā)了他的感慨,當時社會政治局勢復雜,他雖有濟世之心卻難以施展,在這種心境下創(chuàng)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旅途所見之景抒發(fā)時光易逝和濟世不得的感慨。其特點是寫景壯麗,對仗精巧,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王安石詩歌雄渾大氣又蘊含深意的風格特點。
日夜丹青問草萊,老臣銜命一徘徊。三天澤降龍仍臥,八極祥呈鳳已回。劍佩諸真朝絳闕,笙鏞群帝集瑤臺。從知六翮扶搖上,倘許初平叱馭陪。
狀元曾受宋家恩,國困臣強不盡言。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
大禮展仙宮,瞻天咫尺東。衣冠明旭日,環(huán)佩散微風。覆載功難報,黃虞道正隆。祗應勤頌禱,想見萬方同。
燈意留人云自列。六市輕簾,斗露錢塘月。十二修鬟流翠結。東風搖落仙肌雪。淺淺銀壺催曉色。蘭影香中,總是江南客。去國一場春夢滅。關情不記分吳越。
漫園荒后適園興,子弟能詩祖武繩。兩世清才最難得,幾人心醉玉壺冰。
雨洗幽叢清客襟,廚人采掇獨何心。根苗扶老或名杖,蓓蕾舒黃無數(shù)金。
沙虛路傍泉,江通石上井。泉挹淺沙黃,井汲深江冷。六月火云生,旱烏炎午影。煩心欲清滌,呼兒問修綆。
枷花搦柳。知道東君留意久。慘綠愁紅。憔悴都因一夜風。輕狂蝴蝶。擬欲扶持心又怯。要免離披。不告東君更告誰。
萬山從西來,中斷忽如劈。攢峰阻重關,兩崖立堅壁。絕壑噴飛流,觸石勢逾激。神龍宅其下,白晝飛霹靂。涉險恐羸驂,凌高快健翮。須臾得仙館,頗覺契幽寂。入竹敞涼軒,掃花吹鐵笛。坐久竟忘疲,塵襟忽如滌。翻思崎嶇間,使我心戚戚。
碧洞青崖著雨,紅泉白石生寒。朅來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絕壑偏宜疊鼓,夕陽休喚歸鞍。茲游未必勝驂鸞。聊作湖南公案。
水隨山北又西歸,柳線東風兩不違。匹馬萬騎心志廣,亂鶯三月友朋稀。最能殃鬼唯黃纛,第一高人是布衣。可惜汪汪翠湖水,豢龍成鮒養(yǎng)蝦肥。
寒沙如雪水如藍,歌嘯中流響半巖。秖恐驪龍驚睡覺,呼風吹浪濺春衫。
湖上歸時暮氣侵,松香花露拂巾簪。萬家燈火沙河里,月色相和廓暝陰。
長干一葦破江煙,瓜步千花照別筵。祖席衣冠高座寺,歸裝環(huán)佩大羅天。白牛馴擾金田下,玄鶴翱翔玉洞前。極目五城樓十二,不知何路向梯仙。
閣道云移采,爐薰篆裊煙。乾坤資帝極,虛薄忝官聯(lián)。云閃開黃幄,霆驚肅曉鞭。自多垂老日,身際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