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葛使君
邑屋為儒知善政,市門多粟見豐年。
追攀更覺相逢晚,談笑難忘欲別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鳴弦。
輕舟后夜滄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邑屋為儒知善政,市門多粟見豐年。
追攀更覺相逢晚,談笑難忘欲別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鳴弦。
輕舟后夜滄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城里百姓知書達理可見你善施仁政,市場谷粟充盈可見這是豐收之年。與你交往越久越覺得相逢恨晚,談笑的情景至今難忘,而此刻卻要分別。你在客舍高雅交游都能禮賢下士,你母親端坐清堂也能操琴鳴弦。后夜我將乘輕舟離開滄江北去,回首春城心中徒然涌起一片黯然之情。
邑屋:城邑中的房屋,這里代指城中百姓。
追攀:追隨攀附,引申為交往。
客幙:客舍的帷幕,代指客舍。置榻:《后漢書·徐稺傳》載,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只為徐稺特設一榻,徐稺走后就把榻懸掛起來。后以“置榻”表示禮賢下士。
令堂:指對方的母親。鳴弦:彈琴。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應是詩人在與葛使君交往一段時間后,葛使君可能因調任等原因要離開,詩人在分別之際創作此詩,表達對葛使君的贊美和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葛使君,突出特點是先贊政績,再述交往,后抒別情,情感層層遞進。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嵐陰四圍合,澗水數折流。試手翻碧海,捲雨來青虬。靜躁為人役,蓄泄同神謀。長歌亭上詩,飛仙不可留。倚欄天風寒,問信騎鯨游。
練長誰涴墨淋漓,年少偏令太守知。他日王孫求草圣,莫將疏懶傲當時。
是節最關情,隨山得散行。西風片雨過,落日半湖明。野菊黃堪把,官醅綠可傾。坐來無限思,散入遠鴻聲。
傳書早慰久棲身,云外風華想像真。不信高情疏僻地,已聞勝侶過長津。東山屐遠邀能至,北海樽清呼更親。為有今朝連袂客,熏風來凈九衢塵。
汾水禪師個里人,杖藜尋我過清源。半盂紅果情何厚,一盞青燈話細論。山水景中君適意,兵戈堆里我消魂。他年相約云深處,松竹蕭蕭靜掩門。
我身多病病猶清,我心自磨磨日瑩。愧不當年學長生,無多髭發白玄爭。竟日詩騷作性情,古圣今豪紛送迎。千秋百代共華菁,左屈班揚或弟兄。馀子人閒孰掛晴,一丘一壑取次評。水際山巔覓異英,天地大文繇我明。高懷出世世緣輕,霜管懸秋秋露盈。潑墨如聞風雨聲。長吟欲令鬼神驚。憶昔枵中漫登瀛,少年狂氣逼公卿。低頭十載自煎烹,典屬衡文百務并。神州天步忽欹傾,疾風寒歲表霜莖。日轂東來詔我擎。西方可望不可瞠。涯角悠悠駕鱷鯨,九死丹心一片晶。天意還存靡鬲萌。秋飔一夜止笳橫。舉目高雷出漢旌。萬驅齊壓五羊城。誰鞭老驥側坡行。矯首趨風不問程。雖然碌碌以人成。不重虛功重夙盟,東海猶憐精衛誠。方寸何難較五丁。千古終依方寸衡,文章得失豈虛名。我歌此曲達深更,鄰雞拍拍為余鳴。
叢蘭被層阿,浩露濯其英。幽意識者寡,含香雜荃蘅。疏篁亦古色,相依堅素盟。君子玩佳植,勵志思有成。所履皆腥穢,對此顏色赪。愿言保貞素,允矣揚德馨。
廬陵間世才,妙手歸大匠。文章振古風,獨立無與兩。詩篇尤藻麗,句法含萬象。平夷謝雕鐫,醇厚如醞釀。溫溫廊廟姿,不作窮愁相。平生蹈難危,利口困讒謗。終焉自光明,學者共師仰。每詩必言歸,耕釣箕潁上。但欲風波息,豈是事高尚。收身及未老,六一聊隱放。九原如可作,非公復誰向。
駐賞林紅減,登吟野綠圍。故人率爾遇,時序暗中違。氣突芒碭斷,云低孟澤飛。昔賢誰復此,無羨酒酣歸。
殺雞取卵殘復殘,如鼠磨牙頑復頑。與虎謀皮難復難,聞鵑泣血酸復酸。
夢入故園千里遠,覺來寒食在并州。垂楊不是相思樹,那得花開便白頭。
瞥瞥蟾光過,蕭颯任風林。為好真何用,況彼浮與沉。翻羔惜剩滴,向海酌微涔。滿拚三萬日,一一叩遺音。
仙翁面帶江海色,釋子口融冰雪漿。同是西風未歸客,燒香煮茗作重陽。巾衣三客不須同,泉石相看我亦翁。最惜一軒秋爛熳,芙蓉池上木犀風。
高城月黑罷鳴笳,寢舍風多燭易斜。醉里歸來忘夜半,雨中驚不似山家。
歸到江南才一月,短衣匹馬又京塵。明朝擬下江東去,晴日柳花飛送人。水繞池塘朝飲馬,月明蒼柏夜鳴烏。年來南北幾千里,卻笑書生無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