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陽孝本游翟家灣書院二首又一絕 其二
翟市西傍一徑開,偶攜親友陟崔嵬。
莫言第舍衡門陋,已有仙翁步屧來。
日欲銜山回返照,風還吹雨壓浮埃。
才歸便得詩盈軸,氣猛才豪豈易陪。
翟市西傍一徑開,偶攜親友陟崔嵬。
莫言第舍衡門陋,已有仙翁步屧來。
日欲銜山回返照,風還吹雨壓浮埃。
才歸便得詩盈軸,氣猛才豪豈易陪。
翟市西邊有一條小徑展開,我偶然帶著親友登上了高山。不要說這宅院柴門簡陋,已有仙翁邁著腳步前來。太陽快要落山灑下余暉,風又吹著雨壓下了浮塵。剛回來就寫出滿軸的詩篇,氣勢豪邁才華橫溢讓人難以比肩。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陟崔嵬:登上高山。陟,登;崔嵬,高大的山。
第舍:住宅。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步屧:步行。屧,鞋。
返照:落日的余暉。
浮埃:飄浮的塵埃。
盈軸:滿軸,形容詩多。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親友同游翟家灣書院后,受當時游玩的情景和氛圍感染,按照陽孝本的詩韻創作此詩,展現游玩中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玩經歷與感受。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先寫游玩之事,再繪自然之景,最后表創作豪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狀態。
路出雙林外,亭窺萬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遠含風。
兵革身將老,關河信不通。
猶殘數行淚,忍對百花叢。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后,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大家東征逐子回,風生洲渚錦帆開。
青青竹筍迎船出,
黔陽信使應稀少,莫怪頻頻勸酒杯。
幕下郎官安穩無,
從來不奉一行書。
固知貧病人須棄,
能使韋郎跡也疏。
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
直詞才不世,雄略動如神。
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
層城臨暇景,絕域望余春。
旗尾蛟龍會,樓頭燕雀馴。
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
帝念深分閫,軍須遠算緡。
花羅封蛺蝶,瑞錦送麒麟。
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
征南多興緒,事業暗相親。
淅淅風生砌,團團日隱墻。
遙空秋雁滅,半嶺暮云長。
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
巴城添淚眼,今夜復清光。
故使籠寬織,須知動損毛。
看云莫悵望,失水任呼號。
六翮曾經剪,孤飛卒未高。
且無鷹隼慮,留滯莫辭勞。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難夸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蚩呆浯涮m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王子思歸日,長安已亂兵。
沾衣問行在,走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風江漢清。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
晚起家何事,無營地轉幽。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
衰顏甘屏跡,幽事供高臥。鳥下竹根行,龜開萍葉過。年荒酒價乏,日并園蔬課。猶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亂為群。且休悵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云。
青春欲盡急還鄉,紫塞寧論尚有霜。翅在云天終不遠,力微矰繳絕須防。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覺鶯語太丁寧。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誰謂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