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逢原
北風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臺。
六龍避逃不敢出,地上獨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永懷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為哉。
申韓百家??火起,孔子大道寒于灰。
儒衣紛紛欲滿地,無復氣焰空煤炱。
力排異端誰助我,憶見夫子真奇材。
楩柟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閑暇宜能來。
晤言相與入圣處,一取萬古光芒回。
北風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臺。
六龍避逃不敢出,地上獨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永懷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為哉。
申韓百家??火起,孔子大道寒于灰。
儒衣紛紛欲滿地,無復氣焰空煤炱。
力排異端誰助我,憶見夫子真奇材。
楩柟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閑暇宜能來。
晤言相與入圣處,一取萬古光芒回。
北風吹著烏云遮蔽了天空,草木凋零,池臺空曠。六龍也躲避逃竄不敢出現,地上唯有寒冷和高聳的景象。我披衣起身行走,憂愁無法排遣,回來坐下翻開書卷,又合上又打開。長久懷念古人,他們都已逝去,感慨近世的作為究竟是為何。申不害、韓非等百家學說如烈火般興起,孔子的大道卻冷如死灰。儒生眾多卻滿地都是,再無往日的氣勢,只剩些無用的痕跡。誰能和我一起力排異端呢,回憶起你真是個奇才。你像楩柟、豫章那樣高大能遮蔽白日,只需要工匠稍加雕琢。我如今被官職束縛不能前往,你有閑暇應該能來。我們一起暢談進入圣人的境界,讓萬古的光芒重新回來。
九垓:指天空。
六龍:傳說中為太陽駕車的六條龍。
崔嵬:本指有石的土山,這里形容寒冷的氣勢。
申韓:指申不害和韓非,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ruò):焚燒。
煤炱(tái):煙塵,這里比喻儒生沒有實際作為留下的痕跡。
楩柟(pián nán):黃楩木與楠木,都是優質木材。豫章:樟木。
匠石:古代名石的巧匠。
晤言:對面交談。
此詩創作于王安石早期。當時社會思想多元,法家等學說盛行,儒家思想受到沖擊。王安石心懷復興儒家大道的志向,王逢原是他賞識的人才,王安石希望與他共同努力,改變這種思想混亂的局面。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儒家道統衰微的憂慮和對復興儒學的渴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議論相結合,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安石早期關注社會思想問題的創作傾向,展現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
皇子陂頭好月明,忘卻華筵到曉行。煙收山低翠黛橫,折得荷花遠恨生。湖水團團夜如鏡,碧樹紅花相掩映。北斗闌干移曉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風佩珊珊。云屏曲曲,愁絕春慳。無賴馀寒。半醒宿酒,御夾成單。深沈院落人閑。憑闌處、眉顰黛殘。彩筆慵拈。新聲微度,興入云山。
吳山臺榭鎖煙霞,知是前朝進士家。翠竹碧梧今代見,靈椿丹桂昔人誇。功名夢斷邯鄲枕,鄉國心隨博望槎。欲覓衣冠迷處所,寒云滿日重興嗟。
春饑指望到秋償,未老新蠶已典桑。風刈雨鋤渾舊事,如今歲歲打飛蝗。
松蘿山色望中青,云里炊煙鳥外亭。勝日與君先訂約,澗觴同泛水泠泠。
我性不藏事,急吐如建瓴。世人務寬厚,叩意如堅城。豈不共談笑,何以同其情。秋風一杯酒,千載無淵明。
大海相環宛一洲,浮漚乍起已千秋。三壬笑向人間世,四癸時尋物外游。我輩安能知許事,平生未若樂斯丘。開窗翠竹時相對,更說諸馀總謬悠。
白須老子宿招提,香積廚邊供晚炊。借問魚羹何處少,北風安得似南枝。
節旄彈壓萬旌旗,中使傳宣表睿知。重見相公官又長,宛然謙下蜀中時。
蒼池流碧玉,傳是漢離宮。霸氣千秋盡,文軺五嶺通。市槐風轉綠,壇杏雨沾紅。即事成今古,青山滿越中。
初日照嵐霏,一巖云草飛。班班千萬點,都上越羅衣。
四肢氣散失根芽。作神邪。發空華。異物千般,目下亂如麻。一切圣賢隨意現,總變化,都因一念差。不知心病尚強夸。景無涯。事為嘉。特昧玄通,道眼被塵遮。不作真禪成魔境,陰陽隔,看如何煉玉砂。
里許明如日,絲毫無隔礙。一靈不假胞胎,四大孰為主宰。如今徹底露堂堂,運用隨緣常自在。
樓外鳴禽催暮色,園中騷客起傷悲。千年文字今來讀,逝者如斯不可追。
不比深山空谷翁,人間冤債日相逢。大須勤拂當臺鏡,莫道南宗笑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