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 耕牛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
睆彼天上星,空名豈余匹。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
睆彼天上星,空名豈余匹。
早晨在茫茫的草地上耕地,傍晚在水涌流的地方耕地。早晨一直耕到露水落下,傍晚一直耕到月亮升起。自己沒有一點利益可得,主人卻有滿倉的糧食。看那天上的星星,空有虛名,怎能與耕牛相比。
潏潏:水涌流的樣子。
及:到。
千箱實:形容糧食豐收,裝滿很多糧倉。
睆:看。
余匹:與我相比。
此詩是詩人和圣俞農具詩系列中的一首。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耕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詩人可能是看到耕牛辛勤勞作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贊美耕牛的奉獻精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耕牛的奉獻精神,以耕牛自甘付出與星星空有虛名對比,突出其品質。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平凡事物的關注和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一宿山中萬慮忘,石泉聲細鳥聲長。落花滿地游人去,寂寞棋窗又夕陽。
天寶年間寵賈昌,黃衫年少滿雞坊。絳冠斗罷羅纏項,又得君王笑一場。
曉霜寒,紅葉落。天際云山開拓。橫空雁,天南飛。征人胡不歸。消息斷。芳心亂。鸚鵡向儂休喚。衾獨抱,夜初長。夢闌空自傷。
昨日道袍破敝,今朝便著新衣。有人問我這因依。且顯同知厚惠。又恐著他華麗,棄之更不生疑。道家蓑笠最相宜。貧后安眠穩睡。
山形四面合,水道一支通。亂石東西岸,驚濤上下洪。懋遷充國用,疏鑿仰神功。使館勞晨爨,征帆快午風。
農田久別知筋懶,痛了雙肩。再練雙肩,百戰風霜鬢未殘。今生應是田園客,夢斷管弦。曾醉管弦,情系歌臺十五年。
僧房高揭諫和書,知是高人意不虛。我亦今年三十七,閉門畏禍獨何如。
自拋符節請歸耕,腰下吳鉤解不平。忍死為名頻見囑,不知田叟久逃名。
琴瑟靜好,以雅以南。式歌且舞,朱衣華簪。
宿花魂魄帶香逋,昨到龍山伴飲徒。金色暗凋霜下杰,玉痕新化雨中枯。旋教莊叟空成夢,頓使滕王懶繪圖。安得有丹扶骨起,英英枝上錦重鋪。
清興正悠悠,偏欣汗漫游。乘閑登翠巘,獨步訪丹邱。慣著穿云屐,頻撐釣月舟。高情方浩蕩,更上礙星樓。嵐光浮戶牖,竹色上欄干。吹笛驚秋老,彈琴生夜寒。喚猿來月下,放鶴出云端。長負江湖興,西風一釣竿。
一出已十載,江流只目前。家鄉荒政日,客路獨醒年。南郡碑錢遠,東山屐蘚圓。歸心隨使鹢,漠漠海云邊。
獨醉亭中獨醉仙,唯知仙道辨逃禪。等閒嚼蠟橫陳際,卻味沖虛立命篇。
素紈團扇王郎畫,竹石霜柯慘淡中。謂是誰家舊時物,幾回烈日幾涼風。
過眼馀誰子,數當年,中原人物,備和操耳。后世視今今視昔,不過興亡二字。枉嘆息,繁華而已。腳下群山山下海,算一身都在滄桑里。杯覆了,一泓水。憑高千古傷心地,也非關、星河燦爛,洪波涌起。我已多情誰似我,不惜千金買醉。已慣得、歌前揮淚。未了塵緣今又去,對小喬話別心如碎。風亂吼,海濤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