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還至近畿先寄史院諸同舍二首 其二
倐忽經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
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驚十二旬。
絕代方言空問俗,蓬山直舍已凝塵。
汗青何日成書去,頭白常慚竊祿頻。
倐忽經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
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驚十二旬。
絕代方言空問俗,蓬山直舍已凝塵。
汗青何日成書去,頭白常慚竊祿頻。
轉眼間經過冬天又到了春天,時光漸漸流逝暗暗催人老去。到遙遠的邊疆一去就是三千里,很快就驚訝地發現已經過了十二個月。在這絕遠之地詢問當地風俗卻一無所獲,史館的屋子已經積滿灰塵。什么時候能完成史書的編撰呢,頭發都白了還常常慚愧自己頻繁無功受祿。
倐忽:忽然,迅速。
要荒:指邊遠地區。
晦朔:農歷每月末一日和初一日,這里指一個月。十二旬即十二個月。
絕代:極遠之地。問俗:訪問風俗。
蓬山:指秘書省,這里指史館。直舍:官吏值班住宿的地方。
汗青:指史書。
竊祿:無功受祿。
詩人奉命出使遠方,經歷較長時間。期間史館事務擱置,詩人擔憂修史工作進度。在返回京城附近時,有感于時光流逝、任務未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自身修史任務未完成。特點是情感真切,通過時間和空間的對比增強感染力。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身職責的重視和對時光的珍惜。
兀坐長吟五十詩,怪來幾案夜生輝。胸中錦段明如許,羞得吳娃懶上機。
羅浮誰寫夢中春,便覺芳香暗襲人。不整縞衣風外舞,水邊來倩為傳神。
何人弄長笛,散此柯亭秋。令我發奇思,風吹月波浮。
試參象外花,何若人中景。照壁寧非真,折枝仍作影。誰云嗅有香,意在濃時冷。但當影子觀,個中猶未領。
七莢新春,問底事、以人為日。記貞觀、鄭公恰至,名因人得。況是今朝生上相,老天著意尤端的。便喚為、人日豈徒哉,公人杰。宇宙要,公扶植。善類要,公收拾。愿我公千歲,長陪丹極。山立揚休人正健,耐寒彩勝篸華發。看年年、天際不曾陰,真奇特。
五明宮,三光照。八脈嬰兒,九轉通玄妙。七寶林中常舞跳。十地玲瓏,一個真歡笑。杳冥冥,冥杳杳。今古諸仙,永永同相召。外道天魔都未曉。方喜圓成,了了還重了。
狂夫多野性,春到每思家。卻訪山中客,還逢水際花。薄云陰古殿,鳴鳥聚連沙。迤邐回溪晚,西陵月正斜。
大道直如發,春日佳氣多。五陵貴公子,雙雙鳴玉珂。春風二月時,道傍柳堪把。上枝覆官閣,下枝覆車馬。洛水照千門,千門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馬游新市。
霜弦韻改澀詩腸。舉目盡蒼蒼。玄風解伴清寂,呵月冷,喚天長。云水約,幾時忘。禱空香。塞鴻歸處,一角閒庭,九曲回廊。
莎青石細淺見底,天空云淡無一毫。波間圓月照不動,海上清風來最高。
當年清淚一行行,引吭高歌是酒狂。定力不堅馀習在,好將辛苦易悲傷。
梨云影里月團團,姑射新妝午夜寒。約得素娥離內闕,瑤臺高處倚闌干。
樽前舊事逐飄風,贏得衰年兩鬢蓬。病骨五更秋氣入,佳期千里月光同。鄉關高興鱸堪鲙,江海脩程燕避鴻。昨夜桂林重對酒,看花雙眼霧濛濛。
幾葉梧桐暮雨收,綵棚尊俎候牽牛。青鸞西去瑤池冷,烏鵲南飛碧水流。屋角月明三尺竹,河邊云濕數星秋。天風掃退塵間夢,一曲金徽獨倚樓。
艱難奮長戟,高義薄曾云。死為殊方鬼,三夜頻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