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中丞自司金郎轉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
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
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
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
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褒斜道上綠樹成蔭,向西南的蜀路十分遙遠。驛站大門正對著白草,縣中的道路延伸進黃花叢中。相府張開了油幕,門生們追隨在絳紗之后。且看他施行政教之后,還會再回到京城。
褒斜:褒斜道,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兩河谷得名。
賒:遙遠。
油幕:古代帳篷用桐油涂飾,稱油幕,這里指相府的營帳。
絳紗:這里指師帳。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趙中丞從司金郎轉官,前往山南令狐仆射幕府任職,詩人寫詩相送。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友人關系較好,故有此送別之作。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特點是先描繪路途景色,后寫幕府場景和對友人的期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常見的表達情感和描繪場景的手法。
村邊紫豆花垂次,岸上紅梨葉戰初。莫怪煙中重回首,酒家青纻一行書。
避賢解組,三見太行秋。慚晝錦,猶遠勝,敝貂裘。玩滄洲。霜水清如玉,窮霄壤,忘物我,恢障塞,無牖戶,底綢繆。自笑平生事業,知今日,頗善為謀。有靜中至樂,何處更天游。已分淹留。醉鄉侯。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壓曹劉。論文暇,陪杖屨,事觥籌。共藏修。世態誰能校,輕骯臟,重伊優。吾有政、鋤藥圃,治瓜疇。說與漁夫樵叟,既相好、豈但相猶。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天地沙鷗。
蒼然藍田姿,幽懷瑩冰雪。邂逅青門翁,曾救人間暍。
山亭濁酒思雀煦,天渴無人獻露瓢。偶見癯僧采方竹,雪溪扶過木長橋。
漢水千年綠,襄陽二月時。人歌大堤曲,春到習家池。且縱山公醉,寧同叔子悲。葛疆今已老,歸馬莫教遲。
貌若寬閑,性尤剛急。不以佛法當人情,不以慈悲為利益。為人處熱喝嗔拳,雪霜中有春消息。正崇為子卻孝順,見斧擔重重添石。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萬修程孰可肩。五馬幸歸鄉國路,百城初認釣魚船。馀霞綺閣方池上,宿靄人家疊嶂前。多感圣君垂異寵,力思報效向衰年。
落帆謝公渚,日腳東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馀清。坐待斗與牛,錯落掛南甍。老僧如夙昔,一笑意已傾。新詩出故人,舊事疑前生。吾生七往來,送老海上城。逢人輒自哂,得魚不忍烹。似聞績溪老,復作東都行。小詩如秋菊,艷艷霜中明。過此感我言,長篇發春榮。
同洲二帝欲同尊,六客同舟試共論。人定勝天非浪語,相看應不在多言。
窮探不憚遠,行登最高峰。頓覺天宇近,一洗群山空。奇哉此絕境,造化天無功。神襟一以曠,寫我浩蕩胸。遠意殊未極,更思脫樊籠。何當著神鞭,駕此慵飛龍。翩翩上箕尾,再見開鴻濛。長嘯暮云合,輕衣振天風。
村夫子挾兔園冊,教得黃鸝解讀書。能記蒙求中一句,百般嬌姹可憐渠。
蕭蕭素發插人頭,世上功名得汝求。神馬尻輿安所稅,寸田尺宅早歸休。結茅但使才容膝,解劍還須便買牛。更慕少游乘下澤,不妨閭里自沈浮。
無事時來立葑田,幾回驚去為歸船。霜姿不特他人愛,照影滄波亦自憐。
春來曾無頃刻晴,十日九日常風雨。鄙夫更為感時憂,浙東賊勢猛如虎。官軍道上恣搶攘,居人往往盡閉戶。笪君躡屩句容來,兩足蹣跚困泥土。自言三歲乳下兒,丁運艱難失恃怙。白頭重親八帙馀,弗忍遺孤重摩拊。陳情之表先我心,似訴悽然無盡苦。奈何垂老臥沈綿,不及慈烏能返哺。人生至孝達神明,敢以身代期疾愈。五王聯翩龍袞卷,洋洋在上誰敢侮。清香一瓣妙感通,祥飆恍若神君語。婺源尚隔五嶺遙,白鶴便向尊前舞。歸來喜氣溢里閭,鼉鼓聲喧作端午。茅山之石規玉杯,茅山之木釀玉醑。茅家兄弟把靈芝,壽彼高堂太祖母。
桂林實奇秀,千峰矗云霄。丈夫桑弧志,驅馬萬里遙。曲江浣塵壒,愚溪滌煩囂。伐鼓震五嶺,舞干洽三苗。昔人讀書臺,突兀回霞標。黃鵠一再舉,宇宙參游遨。鴻篇勒琬琰,姓字留荒要。皇皇四門辟,柱石毗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