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熱
火騰為虐不可摧,屋窄無所逃吾骸。
織蘆編竹繼檐宇,架以松櫟之條枚。
豈惟賓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蘇陪臺。
愆陽陵秋更暴橫,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鳥焚魚爛為可哀。
憶我少時亦值此,翛然但以書自埋。
老衰奄奄氣易奪,撫卷豈復能低徊。
西風忽送中夜濕,六合一氣窯新開。
簾窗幕戶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尋來。
火騰為虐不可摧,屋窄無所逃吾骸。
織蘆編竹繼檐宇,架以松櫟之條枚。
豈惟賓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蘇陪臺。
愆陽陵秋更暴橫,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鳥焚魚爛為可哀。
憶我少時亦值此,翛然但以書自埋。
老衰奄奄氣易奪,撫卷豈復能低徊。
西風忽送中夜濕,六合一氣窯新開。
簾窗幕戶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尋來。
火勢騰起肆虐難以遏制,屋舍狹窄無處躲避我的身軀。編織蘆葦竹條接長屋檐,架起松櫟枝條搭建涼棚。不僅賓客到來能靜坐納涼,更有空間讓仆役稍得喘息。秋日里異常的炎陽更加暴烈,熾熱仿佛要將我化作昆明劫灰。金屬熔化玉光閃爍不足為奇,飛鳥焚斃游魚爛死實堪悲哀。回憶我年少時也曾遇此熱,自在地埋頭書卷將暑氣拋開。如今老邁衰弱氣息易被熱奪,手撫書卷哪還能從容徘徊?半夜西風送來濕潤空氣,天地間如新開窯爐氣息轉衰。急忙關閉簾窗防備寒冷,唯恐雪珠雪花相繼到來。
愆陽:過盛的陽氣,指異常炎熱。
焮(xìn):熾熱,灼燒。
昆明灰:典出《搜神記》,傳說漢武帝鑿昆明池,底有黑灰,為劫火余燼,此處喻極端高溫。
翛(xiāo)然:自在超脫的樣子。
奄奄:氣息微弱,形容老邁衰頹。
六合:指天地四方,代指整個空間。
窯新開:比喻天氣驟變,如窯爐剛開,熱氣消散轉為濕潤。
霰(xiàn)雪:雪珠與雪花。
此詩或作于秋季異常高溫之時,詩人面對“愆陽陵秋”的反常氣候,通過描述搭建涼棚避暑、回憶年少與老衰應對熱災的不同狀態,反映自然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及個體生命的變遷。
全詩緊扣“秋熱”主題,從酷熱之苦、避暑之策,到生命感受的今昔對比,再到天氣驟轉的轉折,層次清晰。既展現自然威力,亦傳遞人生感慨,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
建業鐘殘禁漏稀,九重天上早朝時。玉堂清署風霜冷,常恐先生入奏遲。
江公孤憤不宜秋,吟作秋蟲到白頭。過我可為千日醉,從公難作百錢游。
老僧不復識叢林,只說幽棲是息心。可惜一溪東去水,更無軒石稱登臨。
越女秦箏手自調,阿歡按節奏金鐃。當筵忽漫冰弦斷,笑倩懷中取鳳膠。
生蔑苧蘿性,身與嘉惠隆。飛纓入華殿,屣步出重宮。
大研停書,誰似爾,玄徽高寄。把銀河曳練,寶幢涌地。青鳥銜箋來閬苑,朱魚結佩傳仙字。憶長干、小巷駐霜蹄,曾搖轡。早無意,搴赤幟。慵開眼,翻金匱。但謝安高臥,灌夫直視。且喜榻穿身尚健,從知韋絕心逾細。更釣鰲、海上瞰滄洲,調香餌。
千載良謀何太勞,夕陽城下水滔滔。古來難得劉弘度,十六王頭授佩刀。
風過龍山萬里沙,密霙疏霰渺無涯。臺疑穆滿都成璧,樹憶黃奴并是花。曾許輕姿饒白羽,解將寒力減流霞。梁王不悅鄒枚老,同坐睢園念歲華。縈叢著樹半瀟瀟,皓氣妍華混泬寥。為倚風流偏解舞,故藏朝晛未成消。玉繩四徹仙峰迥,銀界三千佛國遙。向曙紛紛殊未已,九門知有謝莊朝。
揣分非才合退藏,不離窗下見羲皇。青袍白馬有何意,社酒寒燈樂未央。年貌暗隨黃葉去,此心兼笑野云忙。悠悠物外身無事,莫倦連朝在醉鄉。
佳景傳聞未易尋,遠來登覽愜初心。群山鐘秀此為異,一水有靈安在深。唐叔祠宮新勝舊,晉陽疆土古猶今。碑題滿眼耽看久,老樹庭前轉午陰。
年時見君行路難,喜于長安新得官。日來見君鄰婦哭,驚似藍田尋得玉。愛官愛玉樂有涯,愛君之詩無盡期。古人骨冷不復作,主張騷雅非君誰。
囊無楊震四知金,手種桓溫柳十尋。殘菊傲霜如戀客,棲鴉帶日自投林。間來曝背猶堪獻,驚起沖寒苦未禁。夢繞故園春事里,煙波門巷落花深。
白發蘄川二老人,綺筵開對玉臺春。赤桃東熟初成獻,青雀西飛訝有神。華露暗滋孟宅竹,古煙長映竇庭椿。紫泥天上頒非遠,綵服行將鸞軸新。
長安臘盡已春回,馀雪全消未見梅。紙帳夜寒清夢覺,梨云空滿畫中開。
蒼松直上成千古,陰陰獨尋幽徑。谷轉云深,坡斜石滑,心目頓教清醒。風林響應。正回顧疑人,此峰平頂。古寺頹垣,一聲鐘打夕陽冷。應憐容與小步,且拋情緒盡,漫成吟詠。佛案青燈,僧齋黝壁,又起閑愁深省。回欄待憑。有幾樹垂楊,子規堪聽。路暗前村,話歸時野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