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撫王臨騏驥見寄
十月河濱土未干,行人裘褐苦沾汗。
邊侯顧遇勞紆軫,驛舍留連暫憩鞍。
義貫雪霜松操古,氣凌星斗劍光寒。
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約虛齋論隠桓。
十月河濱土未干,行人裘褐苦沾汗。
邊侯顧遇勞紆軫,驛舍留連暫憩鞍。
義貫雪霜松操古,氣凌星斗劍光寒。
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約虛齋論隠桓。
十月的河邊土地還未干透,行人穿著皮襖粗布衣服仍被汗水浸透。邊地長官的照顧費心周到,在驛站停留暫作休息。您的義氣如經雪霜的松樹般堅貞古老,氣概似凌駕星斗的劍光般冷冽。待您早晚功成名就,我們再約在空齋共論隱桓之事。
邊侯:指邊地長官,此處應指王臨。
紆軫(yū zhěn):曲折,引申為周到、關切。
松操:松樹的節操,比喻堅貞的品格。
隠桓:可能指《左傳》中魯隱公、桓公的事跡,代指經典或歷史謀略。
裘褐(qiú hè):皮襖和粗布衣服,泛指冬衣。
此詩為王安石回應友人王臨(曾任安撫使、騏驥使)寄詩而作。王臨與王安石交好,詩中可見二人在邊地交游的背景,創作時間或在王安石早期地方任職期間,反映士大夫間以詩會友的交往傳統。
全詩以邊地秋景起興,通過對友人品格、氣概的贊揚,表達期待共論的友情,既體現對友人的推崇,也展現士大夫重義尚學的精神風貌,語言凝練,情感真摯。
校書幾度入廬峰,題遍云泉石畔松。高座只今塵滿壁,夢中猶憶講時鐘。
沙地多喬木,婆娑數畝陰。膏含潮汐潤,氣得水云深。處處木威樹,家家人面林。山翁重花利,種植最關心。
閶闔天明云路高,秋風清灑木綿袍。贈言獨愧三山重,奪錦誰當五嶺豪。安定教行多實學,古靈疏薦總時髦。上林花好更相待,爭得春風護小桃。
賦詠窮三峽,樂天在忠州。茍不以直道,亦如元與劉。
一官邊塞上,終日馬蹄塵。路冷長逢雪,村荒不見春。薄田無水稻,破屋有貧民。安得關中尉,圖將達紫宸。
撲翠蛾兒稱意勻,杏紅衫子逐時新。裝梳莫訝朝來別,無奈桃花解妒人。
羽人蕭散月庵深,問月青天無古今。但放虛庵如月樣,更教月住在庵心。廣寒只欠栽梅樹,寄傲何須傍桂林。君尚有庵我無有,不遮明月半邊陰。
落日照高樓,涼風吹白苧。江山舊蒼郁,極目尚可睹。江山雖如故,周京已禾黍。主人播西東,關山行路阻。側耳聞杜鵑,終宵啼逆旅。故園不可巢,新巢豈終古。何來驟風雨,飄搖肆其侮。桑土尚可徹,空牢尚可補。美人天一方,眷然懷顧汝。淚血灑厓山,孤魂尚何主。長鯨浪噴天,聚蟻紛無數。挽弓向蝸國,牽牛祭豺虎。野鬼哭黃昏,戰血流江渚。哀猿嘯山皋,驚鴻鳴澤浦。我向故園行,草蔓荒煙聚。安得猿臂弓,射石沒矢羽。白水起真人,箕尾賚良輔。女織與男耕,鼓腹復含哺。我懷日以長,我思日以苦。試作今昔歌,悲吟江之滸。
江光澄似練,吾憶謝玄暉。五馬稱良牧,雙魚念遠違。衰遲慚宦達,留滯感知希。羨爾來三輔,聲名滿帝畿。
使節行秋,算天也、知公風力。長嘯罷、煙云盡卷,□□□□。重九漢峰黃泛酒,五更泰岳□觀日。問揚公、去后有誰□,□朝集。大華□,□□□。今古□,□陳跡。甚牛山□□,□□□□。□□□嫌□愒薄,高懷□□□□□。□□□、黃鶴□□□,□相識。
籬落秋光靜者知,槿花常早菊花遲。靈山半寫娑羅影,旸谷平分若木枝。色相寂寥僧定后,繁華消歇日斜時。何堪榮落傷朝暮,一笑相逢兩不疑。
蕭然獨對短檠燈,引睡翻書睡幾曾。自笑年來憂患熟,跏趺真作坐禪僧。
溪流東去水云深,十載青山負夙心。今日停舟聊一望,幾時攜鶴住楓林。
來從臨賀嶺,識是錦毛雞。羽翼生猶短,金錢出未齊。籠中愁一啄,窠里怯雙棲。欲向長林放,歸飛惜已迷。
迎養東西有老親,魚羹不負著書人。百年道眼風山老,留得門墻一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