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行示德逢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龜兆出。
湖陰先生坐草室,看踏溝車望秋實。
雷蟠電掣云滔滔,夜半載雨輸亭皋。旱禾秀發埋牛尻,豆死更蘇肥莢毛。
倒持龍骨掛屋敖,買酒澆客追前勞。三年五谷賤如水,今見西成復如此。
元豐圣人與天通,千秋萬歲與此同。先生在野故不窮,擊壤至老歌元豐。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龜兆出。
湖陰先生坐草室,看踏溝車望秋實。
雷蟠電掣云滔滔,夜半載雨輸亭皋。旱禾秀發埋牛尻,豆死更蘇肥莢毛。
倒持龍骨掛屋敖,買酒澆客追前勞。三年五谷賤如水,今見西成復如此。
元豐圣人與天通,千秋萬歲與此同。先生在野故不窮,擊壤至老歌元豐。
四面的山巒在烈日下寂靜無聲,田埂裂開如同龜甲的紋路。湖陰先生坐在草屋中,看著人們踩動龍骨水車,盼望秋日的收成。雷聲轟鳴,閃電疾掣,烏云翻涌,夜半時分雨水傾瀉到水邊高地。旱苗重新抽穗,高過牛臀;豆苗枯萎后復蘇,豆莢飽滿多毛。將龍骨水車倒置掛在屋檐,買酒招待客人,追念之前的辛勞。三年來五谷價格低如清水,如今秋收又這般豐足。元豐年間的圣主與天相通,千秋萬代都如此豐登。先生身處民間因此不困窘,擊壤而歌,頌揚元豐盛世。
翛翛(xiāo xiāo):形容寂靜、空寂的樣子。
坼(chè):裂開。
龜兆:龜甲占卜時的裂紋,此處形容田埂開裂的形狀。
湖陰先生:指楊德逢,王安石的好友。
溝車:即龍骨水車,古代灌溉工具。
亭皋(gāo):水邊的高地。
牛尻(kāo):牛的臀部。
更蘇:重新復蘇。
屋敖:屋檐。
西成:指秋天的收成,典出《尚書·堯典》。
元豐圣人:指宋神宗趙頊,年號元豐(1078-1085)。
擊壤:古代一種游戲,后指太平盛世的歌謠。
此詩為北宋王安石退居江寧(今南京)時所作,具體創作于元豐年間(1078-1085)。當時宋神宗繼續推行新法,農業生產有所恢復。詩中通過旱后及時雨帶來的豐收景象,反映農業好轉,表達對新法成效的肯定和對太平盛世的贊頌。
全詩以旱情起筆,繼寫降雨、豐收,最后頌贊元豐盛世,脈絡清晰。通過具體農事場景,展現豐收喜悅,體現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和社會安定的期盼,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反映北宋元豐農業狀況的重要詩作。
老柳梳煙,寒蘆載雪,江城物候秋深。怨金河叫雁,斷續和疏砧。記前度、邗溝系纜,征衫又破,愁到如今。悵無眠、伴我凄涼,月在墻陰。竹西歌吹,甚聽來、都換笳音。料鎖篋攜香,籠燈照馬,翠館難尋。淮海風流秦七,今宵在、夢更傷心。有燕犀屯處,明朝莫去登臨。隋苑荒涼,蜀岡逶邐,引入幾點疏鐘。透堂前好景,醉翁后、誰為種柳,眼邊空闊,狂殺西風。是何村老樹霜凋,忽墮輕紅。揮毫萬字,定沉埋、蔓草煙中。但有地登臨,便攜桑屐,莫問西東。況去吾廬未遠,紅橋路、不算萍蹤。奈方淮還遠,榜人催上烏篷。
昔我登泰山,長嘯望八荒。上為仙人宅,下有王者堂。宇宙定廣狹,目極唯蒼茫。皇王疆理跡,英雄戰爭場。神魂赴東岳,體魄歸北邙。成毀既反覆,是非隨低昂。歸來長太息,無意營四方。幽居誠寂寞,亦幸無感傷。茫茫宇宙內,美者長不完。玄豹裁為裘,紫貂制為冠。豈以文采姿,助人為容顏。所以養志者,蓬累甘抱關。胸中俶儻意,微見于毫端。趙璧寧肯獻,隋珠詎輕彈。尚父維鷹揚,不如鎩羽鸞。編茅茹木實,聊以御饑寒。高山不可至,景行良在茲。彬彬七十子,乃幸生同時。大道若河漢,微言辨澠淄。安得游其間,北面質所疑。循循善誘人,豈在多言辭。末世騁私辯,徒令亂人思。小言必破義,愚者長受欺。一唱復百和,亂絲更棼之。遂遺無窮禍,烈火及書詩。
綠池香動碧荷風,掛席遙馳到海東。漫道說詩似劉向,誰知問字過揚雄。冰弦引滿彤云外,玉樹飛英紫氣中。夜靜忽聞簫史曲,欲乘雙鳳入高空。
趙子趨吳幕,予偕詠舞雩。迄今推轂力,不墮拾塵誣。鬢腳今全白,車輪欲半朱。何階答知己,冰檗耐窮涂。
刺火藝蘭能九畹,白衣訪菊亦東籬。君詩喚起西湖老,好處何慚幼婦碑。
琴床石磴漫留題,小疊峰巒不厭低。更向蘇翁亭上望,綠陰穿過一條堤。
卵石周圍砌作壇,更須面面作欄桿。瓜期未用相催迫,準擬來年看牡丹。
金契為州復侍親,卻從湖際訪仙村。花垂晚席傾家釀,柳拂春車過里門。關內已誇新組去,浦中仍見舊珠存。名園日涉庭無訟,絲管時時薦壽樽。
臨崖看滸眼,滸即是你眼。眼里有真心,真心非滸眼。
夜校百行書,早卜百錢卦。盡道懸壺市里人,莫是神仙也。且枕石頭眠,休憶梅庵話。紅豆穿絲作念珠,提起還拋下。
初聞勝景如天上,此日經行已再來。水入松篁鳴處急,山圍村塢到時開。荒溪難覓當時洞,廢觀空馀舊日臺。謾說人間有仙跡,不知天地也塵埃。兩日桃源道路中,無邊清興每相供。云山過后層層見,澗水行來處處同。蘿徑煙光籠軟翠,松巖云彩絢新紅。何當一覽蠻中小,更上淮南萬仞峰。桃源景物信幽奇,幾度游觀愜所思。丹碧峰巒云里見,青蒼林木鏡中窺。漁舟一去仙源合,石洞重來碧蘚滋。惟有武陵溪上樹,年年花發使人疑。
元日何多雨,才春已薦雷。史嚴宣父筆,詩冷杜陵杯。一飽思坡麥,閒吟嗅野梅。晴光與淑氣,應不待人催。
輕比韓彭作李陽,高僧久已笑君狂。中原果有劉文叔,肯說鈴聲替戾岡。
萬柳堤邊住,挑云過艾東。未應為計左,輕去犯詩窮。雙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紅。
垂鞭南牧窮天盡,灑涕東瞻蹈海乾。胡服不甘探雀鷇,連環捶碎悼龍鸞。延陵奉使衣披纻,萇叔違天碧化丹。雙鯉石華鐫上國,漢城冤雪夏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