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嘆二首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有寂寞的一雙鶴,它們的主人在西京長安。舊巢在吳地園林的樹上,如今身處洛陽城的深院。它們在竹林間緩緩踱步,神情仿佛蘊含著云外的幽情。誰能憐惜這美好的風月時光,鄰居家夜里卻在吹笙。鶴頂紅冠適宜承接陽光,潔白的羽毛不沾染污泥。它們喜愛在池邊長久站立,望著月亮還未棲息。滿院春草生長,回仙山的路已迷失。主人早早去朝廷謁見,卻只貪圖飼養汝南雞。
西京:指長安。
吳苑:吳地的園林。
霜翎:潔白的羽毛。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指鶴的仙境。
汝南雞:泛指普通的雞。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社會上存在人才不被重視的現象,詩人看到鶴的寂寞處境,聯想到有才之士的遭遇,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這種社會現象的不滿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鶴自比或比有才之人,反映了不被重用的現實。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鶴喻人。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夜酒驅寒醉尚支,風回碧暗柳絲絲。驕梅辜負羞言骨,俊杰難為不識時。瘦月初三歸我輩,乾坤大半屬偷兒。百年歸飲銀河水,存世無非幾首詩。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曜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剪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遙夜夜宿未央。未央彩女棄鳴篪,爭先拂拭生光儀。茱萸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樹枝。不學衡山南嶺桂,至今千載猶未知。青瑣門外安石榴,連枝接葉夾御溝。金墉城西合歡樹,垂條照彩拂鳳樓。游俠少年游上路,傾心顛倒想戀慕。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自言家在趙邯鄲,翩翩舌杪復劍端。青驪白駁的盧馬,金羈綠控紫絲鞶。躞蹀橫行不肯進,夜夜汗血至長安。長安城中諸貴臣,爭貴儒者席上珍。復聞梁王好學問,輕棄劍客如埃塵。吾丘壽王始得意,司馬相如適被申。大才大辯尚如此,何況我輩輕薄人。君不見西陵田。從橫十字成陌阡。君不見東郊道。荒涼蕪沒起寒煙。盡是昔日帝王處。歌姬舞女達天曙。今日翩妍少年子。不知華盛落前去。吐心吐氣許他人。今旦回惑生猶豫。山中桂樹自有枝。心中方寸自相知。何言歲月忽若馳。君之情意與我離。還君玳瑁金雀釵。不忍見此使心危。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安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宮百馀處。千門萬戶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丹梁翠柱飛流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粗。君不見上林苑中客。冰羅霧縠象牙席。盡是得意忘言者。探腸見膽無所惜。白酒甜鹽甘如乳。綠觴皎鏡華如碧。少年持名不肯嘗。安知白駒應過隙。博山爐中百和香。郁金蘇合及都梁。逶迤好氣佳容貌。經過青瑣歷紫房。已入中山馮后帳。復上皇帝班姬床。班姬失寵顏不開。奉帚供養長信臺。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風切切四面來。玉階行路生細草。金爐香炭變成灰。得意失意須臾頃。非君方寸逆所裁。
荼?初謝,又山丹開過,薔薇零落。二十四番花信了,清暑綠陰簾幕。五月陂塘,熟梅風雨,病怯春衫薄。重門靜掩,客懷無奈蕭索。惆悵綠綺弦空,紫簫聲斷,好事翻成惡。睡起無聊還欲睡,夢繞白云丹壑。怨別傷離,新愁舊恨,一醉都拋卻。數聲山鳥,醒來人在西閣。
人事有代謝,風光無改時。今日花開落,他年煙雨思。
急雨驕風萬穴穿,古堤殘壘散秋煙。雪山橫捲城闉入,銀海高從樹杪懸。將為漢年趨瓠子,豈應吾世失桑田。天門欲叩驚真宰,未許乘槎向斗邊。
一水穿全國,頻年走百城。出山便已濁,到海不能清。白發殊牢落,青峰如送迎。乘桴愜所愿,彈指問東京。
桑乾八月寒,胡中射生早。彎弧決封牛,群氐醉眠草。白登山頭熊夜啾,胡人火獵無時休。并州小兒慣廝殺,夜半竊得丁零頭。左手接飛鳶,右手挾雙矛。馬上吹胡笳,揚鞭入朔州。嫖姚帳前交首級,但問幾顆能封侯。吁嗟!死士在邊不用憂。
別石簣,石簣何忍別。相知是相知,知處難容舌。一等是肝腸,輸君生死切。烈火潦虛空,火盡空不滅。
撐持門戶憐今日,此道誰當遜昔賢。冉冉流光吾已老,歸山遲爾再三年。
玉節娟娟老雪霜,蒼梢勢欲拂云長。南風昨夜吹煙霧,添得虛堂六月涼。
病身無伴臥空山,石友相從慰眼寒。呼酒撚花談舊事,牡丹匹似夢中看。老里心情客里懷,逢花不飲若為開。虛名身后真何用,更判生前酒一杯。
贈汝并州百鍊刀,一刀削凈雜勞嘈。內心無喘諸緣息,贏得清閒趣最高。
清明落盡微茫雨,墓上將飛霹靂鞭。我已連生和死悟,只攜孤杖臥蒼山。嗟吾舊友悉新郎,爛醉狂歌事已荒。猶有孤樽在吾手,屠沽隊里共扶將。前溪水碧漲前宵,草草芹芽過石橋。短路不妨千往復,豈須天外羨鵬遙。細嚼蒼山吐作詩,年年消盡少年時。少年有盡山無盡,更乞蒼山護此尸。
驅魚涸轍相濡意,墜雁南天問訊情。守道同趨無盡劫,玉壺擊碎有回聲。
廣漢之山甲西蜀,聞有石巖在山麓。想當英杰未遇時,攜書獨向巖間讀。巖間日月閒且長,遠從虞夏窺黃唐。幽探造化鬼神變,明察典禮人道常。古書遍讀飽經濟,一朝適與風云際。社稷頻將赤手扶,砥柱不逐洪波逝。金輪騰踔乾與坤,冥冥九宇皆兵氛。要除和議正人極,誓迎北轍歸中原。其如?口增萋斐,一斥南荒垂二紀。容光雖荷天開明,孤忠竟與時已矣。俯仰于今幾萬秋,名將江漢無停流。思公招公公不起,遙想寒巖添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