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同事合使
山路盡陂阤,行人陟險多。
風頭沙磧暗,日上雪霜和。
草淺飛鷹地,冰流飲馬河。
平生畫圖見,不料再經過。
山路盡陂阤,行人陟險多。
風頭沙磧暗,日上雪霜和。
草淺飛鷹地,冰流飲馬河。
平生畫圖見,不料再經過。
山路全是高低不平的斜坡,行人攀登險路的情況很多。狂風刮起沙塵使沙漠昏暗,太陽升起讓雪霜與陽光融合。草淺的地方是飛鷹出沒之地,河面上還有冰是飲馬的河。平生只在畫圖中見過這樣的景象,沒想到如今能再次經過。
陂阤(bēi tuó):傾斜不平的樣子。
陟(zhì):登、升。
沙磧(qì):沙漠。
和:融合、混和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出使塞外的行程中。當時塞外地區環境惡劣,交通不便。詩人可能是在完成某次出使任務途中,再次經過曾經在畫中見過的地方,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塞外旅途的艱險與獨特風光。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能讓讀者感受到塞外的雄渾與蒼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當時塞外的情況和詩人的旅途感受提供了資料。
野岸溪幾曲,松蹊穿翠陰。不知芳渚遠,但愛綠荷深。
山城如斗大,卷簾四顧,瘴氣滿湖嵐。一聲驚突擊,幾處官蛙,鼓吹那能堪。搜金發土,報如今、演到江南。休說是、河陽花縣,鋤種興方酣。叨貪。魚依荇綠,蝶趁蕉紅,更從旁窺探。想午夜、挑燈顧影,應笑儂憨。老僧懶見廬山面,念舊人、惟有何戡。悲食苦,知他何日回甘。
少別已三載,都亭把袂新。兕觥飛莫算,鸞燭坐偏親。歌豈燕中俠,談多稷下人。上林花事早,能幾醉芳春。
雙湖如鏡凈無塵,但覺湖光繞畫輪。自是恩波分太液,柳枝蓮葉也精神。
飛夢遙連海外親,懼將塵網汨芳春。鳴泉落澗羞歌扇,幽鳥銜花薄舞茵。趼足行吟名嶠頂,破瓢飲掛老松身。龍沙符瑞今當會,八百叢中鶴馭馴。
屢遣和戎使,三邊未解兵。武夫權漸重,□□望何輕。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右席須賢久,丹書幾度催。賊驚中使轉,人望相公來。問政曲江宅,調羹庾嶺梅。莫因多病后,虛出應三臺。
橫橋拂柳絲,春在畫圖里。終日送行人,只有橋下水。
雨止石漸乾,木落野愈曠。長風驅云歸,半天卷屏幛。一徑忽細紆,步窘驟難放。行行登高原,了了見古壙。斷碑無歲年,何時此卜葬。慣聽樵斧聲,久絕麥飯餉。呼起冥漠君,告爾勿凄愴。方今楚氛惡,驅人入煙瘴。骸骨萬里拋,妻子終歲望。爾生當盛平,不見亂離狀。死獲黃土埋,長眠幸無恙。巍巍南面王,此樂亦不讓。我詩非諛墓,聊代鮑家唱。歸途聞怪啼,一鸮立樹上。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紅泥亭子闌干外,絕目遙看萬樹春。
渺茫遙望綠如苔,三道江流到此開。落日寒煙樵檐渡,收帆系槳客船回。懷人幾度看維纜,寄遠未逢笑折梅。滿目風光遲晚照,乘閑臨眺獨徘徊。漁舟泛泛倚長洲,欸乃數聲古渡頭。向夕風微天籟寂,一江露冷葦蕭秋。慣乘巨浪朝朝險,無礙平波日日流。堪笑漢軍機太巧,而今空付笠蓑游。
步入東關一徑深,始知城市有山林。黃梁不作塵中夢,白日長閒世外心。鳳載紫簫吹落月,鶴窺香靄聽鳴琴。人間只此為蓬島,何用仙槎海上尋。
楚尾還重九,荒園菊半花。因君向姑孰,使我墜烏紗。更度千秋嶺,休尋萬里沙。壯年豪氣在,途路莫興嗟。
野日荒荒蔓草平,孤村雞犬寂無聲。山中獵罷殘陽晚,時見高原夜燒明。
才得春來,玉闌西畔花無數。閑游玩處,只道春常住。杜宇頻催,已是春將去。空凝佇。連天飛絮。不見春歸路。
國門西出小徘徊,中使傳宣遽勒回。南渡山河天一角,不知待罪合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