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四
若言夢是空,覺后應無記。
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
燔燒陽自招,沈溺陰自致。
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
若言夢是空,覺后應無記。
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
燔燒陽自招,沈溺陰自致。
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
如果說夢是虛幻的,醒來后應該沒有記憶。如果說夢不是虛幻的,那應該有真實的事情。被火燒是自己招來的陽災,沉溺水中是自己導致的陰禍。讓你常常經歷噩夢,哪里知道安穩睡眠的滋味。
記:記憶。
燔燒:焚燒,這里指遭遇火患等災難。
沈溺:即沉溺,指陷入不良境地。
驚魘:做噩夢而驚醒。
《擬寒山拾得》是王安石模仿唐代詩僧寒山的風格創作的一組詩。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寧,潛心于佛道思想,這組詩創作于此時,反映了他對人生、佛理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夢的虛幻與真實,進而引申到因果報應的道理。其特點是用直白語言說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安石晚年創作風格的轉變,受佛教思想影響加深。
龍荒夜半起悲風,坐悔容顏傲畫工。一曲琵琶殘月落,愁看孤雁入秦中。
雉尾云深漢殿開,將軍鐵馬響春雷。太平未睹匆匆去,空憶君王白玉杯。
見行常潤發,種子復難忘。倏爾情塵起,剎那心境彰。譬如鏡中女,非鏡非紅妝。欲證牛無角,當如龜六藏。
已分為漁老此身,歸來月下捲絲綸。此中自是堪逃世,卻笑嚴陵釣富春。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風。
愛此煙景佳,開軒故臨水。晴暉照寒浪,飛影動窗紙。倚檻見魚游,卷簾知雁起。憔悴笑湘累,區區詠蘭芷。
白云山上樹層層,萬里秋空入眼明。我著芒鞋看畫壁,山僧相見不知名。
日落天氣涼,逍遙步庭墀。蟋蟀巳在宇,鴻雁來何遲。少壯輕遠游,衰老傷別離。念我親與友,各在天一涯。音容兩契闊,悲歡絕相知。鎩羽懷舊林,葺繗思故池。百年能幾何,逝者無還期。俛仰增感嘆,有懷當語誰。殷勤托宵夢,聊用慰所思。
名花濃淡總相宜,對此如何不醉歸。絲竹既無娛朗日,園林可是樂清時。蛙聲閣閣那成部,蝶陣團團戲作圍。酸杏不堪嘗煮酒,累垂空自壓青枝。
聞道池亭勝兩川,應須爛醉答云煙。勸君多揀長腰米,消破亭中萬斛泉。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采石江頭秋月白,蛾眉亭下灘聲咽。繡衣玉斧曉霜寒,同是天涯苦行客。酒仙一去海生塵,青山三尺埋衣巾。清江白鳥自今古,岸草汀花空復春。我欲御風游八表,醉里豪情覓三島。閭閻云深不可攀,回首江南數峰小。
關山杜宇。甚年年喚得,韶光歸去。怕上高城望遠,煙水迷南浦。賣花聲動天街曉,總吹人、東風庭戶。正紗窗、濃睡覺來,驚翠蛾愁聚。一夜狂風橫雨。恨西園、媚景匆匆難駐。試把芳菲點檢,鶯燕渾無語。玉纖空折梨花捻,對寒食、厭厭心緒。問東君,此別經年,落花誰是主。
何處最魂銷。雨飄風也飄。怕凄涼旅路迢迢。幾度相思拚悶損,曾瘦到,沈郎腰。癡念未全消。寄情鴻雁遙。算無端又遇嬌嬈。不信歡場空惹恨,記昔日,與今朝。
冰紈一尺寫修竹,瑟瑟清風生夏寒。不見江南鐵鉤鎖,總成石上青瑯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