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八首 其二
神龍豢可致,猛虎擾亦留。
變生父子間,上圣不能謀。
常情在欲得,義養或成仇。
他人恩更輕,患禍信難周。
神龍豢可致,猛虎擾亦留。
變生父子間,上圣不能謀。
常情在欲得,義養或成仇。
他人恩更輕,患禍信難周。
神龍可以通過豢養招來,猛虎在被侵擾時也能留下。變故卻會在父子之間發生,即使是最圣明的人也難以謀劃應對。人之常情是想要有所獲得,以義理養育有時也會變成仇怨。對于他人的恩情更淡薄,禍患確實難以周全防范。
豢:喂養、馴養。
擾:侵擾。
上圣:最圣明的人。
義養:以義理養育。
信:確實。
由于“雜詠”類詩往往是詩人有感而發,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目睹了一些人際關系的變故,如父子反目等現象,從而引發思考并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揭示人性中因欲望而產生的復雜和無常,突出人際關系的不可預測和禍患的難以防范。其特點是借物喻人,以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思考。
漢水東流夢澤開,云蒸龍氣劃爭回。襄城七圣翔空下,少室三花拂駕來。河伯寶圖森地軸,上公玉冊自中臺。千秋萬歲應思沛,悵慕歌風擬筑臺。
瞿子作官無暇日,南園臘盡未還家。禁春微雪青青草,照眼疏枝細細花。五兩即看飛落日,屠蘇應待酌流霞。詩成無使能將意,鳧雁寒云滿白沙。
桃源何處所,此地即仙家。林密藏春靄,樓虛納晚霞。輕風三徑竹,微月一庭花。晏坐塵心遠,寒塘獨聽蛙。
天畔登臺望北辰,三回巳隔御筵春。冰霜暗惜年華老,棋局頻看世事新。安得梅花逢驛使,欲憑瑤草寄佳人。白鷗片片風湍急,捩柁沖星下遠津。
異邦振旅九重知,鎖鑰親提十萬師。對奕先籌淝水捷,請纓欲向幕南馳。輔京列鎮金湯在,屬國三韓保障宜。只恐材官生髀肉,翻嫌款塞望羈縻。
吾老復多幸,常獲友群才。眼中真見雙璧,寧久困塵埃。伯氏精研聲律,仲氏深情郁勃,振唳奇靈胎。胸次萬人敵,來者孰登臺。轍間鮒,槐柯蟻,兩堪哀。何如屠者朱亥,懷抱為誰開。曾見相如滌器,又報梁鴻舂米,烈火鍛鋼材。我亦似啖蔗,甘向舌根來。
刳竹作連筒,流泉一脈通。勢雖由上下,用不限西東。遠借居人便,常資沛澤功。伊誰憑好手,扶起臥龍公。
眼前列杻械,熊掛玄蛇吼。夜看豐城氣,朝光入甕牖。
黃陳五合不勞舂,食罷無營一似慵。麋鹿往還溪上路,白云開合面前峰。
公退聊乘半日閒,小園深徑雨苔斑。紅塵不到幽亭上,白鶴長鳴古樹邊。老學簿書空有感,才非供奉久無顏。明朝又及黃花候,何處登高憶故山。
野人自說老為農,舊識戎裝紙畫中。近日軍行渾見慣,兒童嬉戲學刀弓。
明光甲帳下金墀,中史星軺降紫泥。三殿絲綸垂象麗,九霄日月覆盆低。云扶寶鼎皇風穆,天繞璣衡舜政齊。更有求賢溫語切,龍光長指釣磻溪。
故園荷屋傍濂溪,苦愛蓮花入夢思。今日題詩還自笑,江湖塵土鬢成絲。
滄洲解纜不十日,相憶題詩寄闔閭。常怪接輿歌鳳鳥,因憐爾雅注蟲魚。臺州司戶頻相問,勾漏仙人好附書。況汝才華今亦盛,五云坊里看徵車。
近山豪士少羈檢,酒澆不下胸崔嵬。遠山靜女亦閒雅,尚恨少有傷春懷。亂山米聚爭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天知老眼不受塵,路轉忽睹雙峰開。雙峰何年聳雙耳?叱之不動煩風雷。今朝向我效神駿,翠色欲逐神鞭來。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駕此觀蓬萊。只愁日暮三山上,黃塵回首令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