洊亭
朝尋東郭來,西路歷洊亭。
眾山若怨思,慘澹長眉青。
迸水泣幽咽,復如語丁寧。
豈予久忘之,而欲我小停。
歇鞍松柏間,坐起俯軒欞。
秋日幸未暮,奈何雨冥冥。
朝尋東郭來,西路歷洊亭。
眾山若怨思,慘澹長眉青。
迸水泣幽咽,復如語丁寧。
豈予久忘之,而欲我小停。
歇鞍松柏間,坐起俯軒欞。
秋日幸未暮,奈何雨冥冥。
早晨我向東城郭探尋而來,順著西路經過了洊亭。周圍的群山好像滿懷哀怨愁思,帶著慘淡的神色,如美人長眉般的山色泛著青幽。迸濺的泉水幽咽著,仿佛在哭泣,又好像在反復叮囑。難道是我長久地遺忘了這里,它才想讓我稍稍停留。我在松柏間停下馬鞍,時而坐下時而站起,俯身憑靠著軒窗。所幸秋日還未到傍晚,無奈卻下起了昏暗的雨。
洊亭:地名。
東郭:東城外。
慘澹:形容山色暗淡。
迸水:迸濺的泉水。
丁寧:同“叮嚀”,再三囑咐。
軒欞:窗戶。
冥冥:昏暗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秋日出行,路過洊亭,被周圍的景色所觸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詩人心境較為低落,借景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通過描繪洊亭周圍的山水景色,抒發詩人內心的愁緒。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觀察力。
事好休時便好休,不應人盡覓封侯。歸來已快平生志,況有高人來聚頭。身居仕路夢家山,一日君恩放我還。從此便為終老計,祇愁造物靳清閒。世人老去不知休,祇羨三公與五侯。爭似山僧都不會,困來衲被便蒙頭。相逢正好共看山,底事匆匆便欲還。今日乍晴山更好,可能伴我片時閒。
城南千尺駕虹橋,橋下江聲旦暮潮。云際何來雙玉筍,雨馀忽對兩霞標。地靈終古文成象,詞客高秋賦屢招。倚檻天風吹萬里,即看鵬翼共扶搖。
暫往春園傍,聊過看果行。枝繁類金谷,花雜映河陽。自紅無假染,真白不須妝。燕送歸菱井,蜂銜上蜜房。非是金爐氣,何關柏殿香。裛衣偏定好,應持奉魏王。
昭亭連翠巘,幽庵湛孤清。般游合寮佐,趁茲煙雨晴。春陽載昭蘇,野蔌出土青。哲人去不還,日月忽已征。有生竟何事,耗此元陽精。蕭蕭松杉間,有鳥鳴伊嚶。捫蘿陟奇顛,群巒伏以傾。眇彼塵壤區,蟻聚方營營。憑軒一長嘯,落日橫郊坰。
小閣紗窗含小月,天涼也似心涼。竹籬肩上又披霜。花同人瘦,蒿草瘞殘黃。香夢已隨君意杳,三更扯斷愁腸。孑然燈影照東墻。唏噓罷了,終也不能忘。
草細泉香野色新,五花驕氣散春云。昂頭似憶當年事,立仗淩寒夜正分。
占甫兼文武,詩多肆好風。崧高還自誦,燕喜復誰同。孝友期張仲,經營似召公。對揚稱萬壽,受命正無窮。
嶰竹宣眾律,八風從元鐘。周王美作人,多士盛岐豐。帝學恢始制,翚甍麗層穹。郁盤松檜色,隱映宮序雄。儒生抗嚴席,左右申毛公。仁義開型冶,顏閔成鑄镕。禔躬貴先物,作士觀遠功。首模推二宋,愿子希其蹤。
袞衣赤舄我公歸,共傒登庸翊政機。楓禁薦頒天語渥,薤歌我嘆露華晞。真王未復青氈舊,亞保空馀紫誥輝。突兀麒麟圖繪處,仰瞻遺像倍歔欷。
柳含絲,梅破萼。報道東風,一夜穿簾幕。春光依舊人非昨,忽訝春光,不是人情薄。花前醉,月下樂,只恐韶華,易去難留閣。明朝雨暗胭脂落,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
夷甫清言百不知,山公日醉習家池。晉朝將相元如此,石勒劉淵自奮飛。
匹縑不易成,紛緒不易治。如何孟氏母,剪斷機中絲。機中絲斷猶可理,覆簣成山寧可止。子賢著德炳日星,母教垂名耀青史。練塤伯仲純孝資,蚤年英拔非凡兒。趨庭既承嚴父訓,慈闈化導猶孜孜。隆冬盛暑功弗間,燈窗常聽烏翻枝。突然已弁思報德,寸草難答三春暉。千年桃實瑤池后,酒進三觴樂初奏。手持孟母斷機圖,拜向親前祝親壽。雙親鶴發皓垂肩,蘭玉參差爭秀妍。自言兒雖匪敢窺前哲,母氏特比孟母賢。兒容既婉母顏悅,庭戶藹藹春風邊。我聞百行孝居首,塤孝于今信希有。袖懷三橘奉親嘗,臥獲雙魚適親口。豈如比親古賢母,塤也愛親心更厚。獨憐綵衣游未歸,王孫芳草幾萋其。版輿每御高堂上,空對畫圖思見兒。庭前幸有孫枝茂,買肉食之須此時。會待陳情能奉表,我當重賦斷機詩。
紫霞零落帶孤禽,平楚蒼蒼秋意深。月過初三半梳玉,菊迎重九滿籬金。天憐病骨商量暖,云促歸程計會陰。風雁飛來更瀟灑,一枝蘆雪印波心。
茲嶺何綿亙,孤根下杳冥。云光蕩鳥背,水氣雜龍腥。蜀道攢為閣,廬山疊作屏。定知人靜后,風雨語精靈。
山樊花落春風起,吹妾芳情渡湘水。夢中蝴蝶相交飛,門前鵲聲郎馬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