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
長安舊游四十載,鄂渚一別十四年。
后來富貴已零落,相看卻數六朝臣,屈指如今無四五。
夷門天下之咽喉,久別凡經幾多事,何由說得平生意。
千思萬慮盡如空,功成名遂會歸老,請向東山為近鄰。
長安舊游四十載,鄂渚一別十四年。
后來富貴已零落,相看卻數六朝臣,屈指如今無四五。
夷門天下之咽喉,久別凡經幾多事,何由說得平生意。
千思萬慮盡如空,功成名遂會歸老,請向東山為近鄰。
在長安舊地交游已有四十載,自鄂渚分別至今已過十四年。當年后來富貴的人如今大多凋零,相互對視細數六朝舊臣,屈指算來如今已沒剩四五個。夷門是天下的咽喉要地,久別之后歷經了多少事,哪能說得清平生心意。千思萬慮到頭來都成空,功成名就后我會歸隱養老,請求能在東山做您的近鄰。
長安舊游:指在長安的舊日交游。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
六朝臣:指經歷多個朝代的大臣。
夷門:戰國時魏都大梁城門名,在今河南開封東北,這里泛指開封。
平生意:平生的心意、志向。
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泛指隱居之地。
此詩創作于詩人將赴汝州,途經浚下時。當時詩人歷經多年宦海沉浮,舊友大多凋零,他感慨世事變遷,在即將前往汝州之際,向李相公表達自己功成身退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時光流逝、舊友凋零的感慨,以及功成歸隱的心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體現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與情感。
別有當窗艷,羅幃風夜吹。含情寄杯酒,窺鏡比蛾眉。喚取真來映,相看愛此時。逍遙獨延佇,暮雀上南枝。
數他珍寶有何益,倚門傍戶癡心急。被伊輕賤且無言,衣里明珠猶未識。
臥龍才起扶衰世,料敵謀攻后出師。幃幄既持先圣術,肯來山驛旋沉思。
自諳麋鹿性,甘隱水云鄉。陶令五株柳,葛公千樹桑。雨慳催灌藥,風煖看移秧。耕罷蓑方矖,芻來酒試嘗。沙晴鷗臥穩,泥滑燕飛忙。社散人歸晚,前村已夕陽。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明鏡碎,寶釵折。星房想更添愁絕,望人間、霜零刺骨,雨飛成血。縱有羲和知此意,一夜玻璃敲缺。已難抵、今生離別。回首玉京樓十二,剩年年、淚灑關山月。千古恨,幾時雪。
昔予談詩書,矢志在周行。日從白面生,相矜禮法場。言也準規圓,動兮模矩方。褒衣與博帶,如生鄒魯鄉。慨彼無懷氏,任真何太康。虞氏鑿人心,仁義作紀綱。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文物從此開,于今遂披倡。尋常閭巷內,冠佩亦瑯瑯。且如小交際,筐篚燦玄黃。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將。平交盡八拜,長揖誰數詳。頻來復頻往,施報責相當。儀節稍疏曠,雷聲笑為狂。予非不煩促,奈此俗之常。
齊卿善高奚,為治孰過之。到今民受賜,微管嗟吾其。宜哉世祀昌,有此廊廟姿。功名方鼎來,端亞蕭與伊。
山中亦何有,煙云扶層梯。疊石撫空罅,洞水涵清漪。
灰池炎灼定浮沈,見了方知造化深。世上本來無此物,人間終是少知音。濛濛恍恍離宮本,杳杳冥冥坎戶金。得一莫誇能事畢,要勤功行合天心。
患難饑寒后,艱虞性命存。勞生今白發,落日幾朱門。思舊真疑夢,論交亦感恩。茫茫知己淚,寥落故衫痕。振策雞棲倦,談經馬廄開。不知何事樂,偏向此中來。枚子飛書筆,賓王作奏才。古今遠相望,風雨滿蒿萊。
蛟龍一勺水,四海觀滂沱。舉頭笑鳳皇,空鳴岐山阿。扶風賢士昂藏身,中隱磊落之經綸。時來仗策謁明主,襟期直與夔龍親。世事悠悠不自保,反覆浮云變昏曉。丈夫有志不得伸,抱關老卻夷門道。君不見長沙賈傅稱少年,口吐禮樂翻云煙。堂中絳灌一側目,枉殺吳公推轂賢。又不見漢家舊日李將軍,百戰孤軍陷塞垣。可憐獄吏搖空筆,遂令妻子俱煩冤。焚卻頭上冠,且制芙蓉衣。君看避矰雁,直入青冥飛。魯連竟蹈東海水,夷齊獨采西山薇。生乏功名映麟閣,何用失路長依依。對君解卻腰間劍,歸覓磻溪舊釣磯。
野禽背立歲寒枝,想見當年落筆時。吮墨綴辭俱喪國,九泉笑殺李家兒。
黍峰蒲糝正關情,況復登高望冶城。驚見北方真學者,尚憐南國舊書生。風遺異世晉有笏,猶在君家唐未輕。三復謾行詩句好,雩壇從此振吟聲。
甘蕉不實恨如何,秋雨蕭蕭葉上多。夜夜玉琴相伴宿,閒情不復著青娥。
毛竹山頭云雨昏,靖安橋下小溪渾。高陂約水歸田急,不管湍聲入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