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若訥上人歸衢州
應供何來此,囊書謁紫宸。
清閑頻賜對,止觀久談真。
懇謝蘭袍寵,恩頒寶字新。
重還鄉寺日,學侶益歸親。
應供何來此,囊書謁紫宸。
清閑頻賜對,止觀久談真。
懇謝蘭袍寵,恩頒寶字新。
重還鄉寺日,學侶益歸親。
若訥上人接受供養為何來到這里,帶著書籍去拜見皇帝。因生活清閑多次獲皇帝召見應對,長久談論止觀等佛法真諦。誠懇辭謝皇帝賜予紫袍的恩寵,皇帝又新頒賜了珍貴的文字。當再次回到家鄉寺廟時,學佛的同伴會更加歸附親近他。
應供:指僧人接受信眾的供養。
囊書:裝在袋子里的書籍。
紫宸:宮殿名,此指皇帝。
賜對:帝王召見臣子對答問題。
止觀:佛教修行方法,‘止’是使心靜止,‘觀’是觀照真理。
蘭袍:紫色僧袍,為皇帝賜予僧人尊貴身份的象征。
寶字:指皇帝的御筆、敕書等。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佛教較為興盛,若訥上人因佛法造詣高,帶著書籍進京拜見皇帝,與皇帝談論佛法,獲皇帝賞識和賞賜。詩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詩送若訥上人歸鄉。
這首詩主旨是送若訥上人歸鄉,突出若訥上人受皇帝恩寵這一特點。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佛教與皇室的交流情況。
不躍銀鞍與繡韉。
曲筇芒蹺見衰年。
尋幽來立渡頭船。
碧澗芹羹珍下箸,
紅蓮香飯樂歸田。
不妨尊酒興悠然。
昨夜思量直到明。拂明心緒更愁人。
風披露葉高低怨,冷雨寒煙各自輕。
休賴酒,莫求神。為誰教爾許多情。
如今早被思量損,好更當時做弄成。
大都四緒陰晴半。天上油云舒又卷。
若還心也似云閑,老色何由來上面。
生平辛苦今瀟散。得喪榮枯皆歷遍。
人言不死是神仙,我但耳聞非眼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輕。出身事主,剛甚須作不平鳴。
老卻西山薇蕨,閑損南窗松菊,羞死漢公卿。豺狼敢橫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為情。長沙何在,風送嗚咽暮潮聲。
舉棹卻尋歸路,揮麈莫談時事,得酒且頻傾。一片古時月,千里伴君行。
沈水銷紅,屏山掩素。鎖窗醉枕驚眠處。
芰荷香里散秋風,芭蕉葉上鳴秋雨。
飛閣愁登,倚闌凝佇。孤鴻影沒江天暮。
行云懶寄好音來,斷云暗逐斜陽去。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綠鬢不驚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島。
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東籬黃菊。細拈香枝人事熟。少緩芳尊。且醉儂家曲米春。
老人齋戒。底事新來移角帶。歸夢相關。明月松江萬頃寬。
一別音塵兩杳然。不堪虛度菊花天。
驚秋遠雁橫斜字,噪晚哀蟬斷續弦。
好將息,惡姻緣。涼宵如水復如年。
夢魂不怕風波險,飛過江西阿那邊。
紅紫不將春住。風定更飄無數。
溪漲綠含風,短艇晚橫沙渡。
歸去。歸去。肯念西池鴛鷺。
楚天風色。一夜波翻雪。艤岸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
鼓聲吹取急。離觴須舉白。看去芳菲時候,日邊聽、好消息。
好思量。正秋風、半夜長。奈銀缸一點,耿耿背西窗。衾又涼。枕又涼。
露華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個斷腸。
窗前誰浸木犀黃。花也香。夢也香。
滿院落花春寂。
風絮一簾斜日。
翠鈿曉寒輕,獨倚千秋無力。
無力。無力。
蹙破遠山愁碧。
何須著粉更施朱。元不在妝梳。
尋常結束,珊珊環佩,短短裙襦。
花羞柳妒空撩亂,冰雪做肌膚。
而今便好,小名弄玉,小字瓊奴。
芙蓉院宇,露下秋容瘦。龜鶴仙人獻長壽。
問蓬山別后,幾度春歸,歸去晚,開得蟠桃廝勾。
人間游戲好,鯨背風高,那更相將鳳雛九。
事蘋蘩,工翰墨,才德兼全,人總道、古今稀有。
盡從他、烏兔促年華,看綠鬢朱顏,鎮長依舊。
離情冰泮,歸心云擾,黯然凝佇江皋。柳色搖金,梅香弄粉,依稀滿眼春嬌。
常記極游遨。更與持玉斝,因解金貂。郎去翟塘,妾家巫峽水迢迢。
別來暗減風標。奈碧云暗斷,翠被香消。春草生池,芳塵凝榭,凄涼月夕花朝。
千里夢魂勞。但鳥啼渡口,猿響山椒。擬把無窮幽恨,萬疊寫霜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