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奕世臺衡貴,盈門紱冕榮。
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聲。
宥密資忠力,安平寄老成。
遽騎箕尾去,何以慰蒼生。
奕世臺衡貴,盈門紱冕榮。
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聲。
宥密資忠力,安平寄老成。
遽騎箕尾去,何以慰蒼生。
呂氏世代居高位,滿門高官榮耀至極。在遠方施行仁政,讓不同風俗的人都敬畏其威望。朝廷機密要事依靠他的忠誠與能力,國家太平寄托于他這樣的老臣。他突然離世,拿什么來安慰百姓呢。
奕世:累世,代代。
臺衡:指宰相,喻指高位。
紱冕:古代禮服和禮帽,借指高官顯爵。
遐方:遠方。
惠化:仁政和教化。
殊俗:不同風俗的地方。
詟:畏懼。
宥密:指機要之地。
遽:突然。
騎箕尾:指大臣去世。
呂宣徽可能是一位在朝廷有重要地位、政績顯著的官員。詩人在其去世時創作此詩,當時朝廷或許正處于需要像呂宣徽這樣的能臣來維持穩定和發展的階段,詩人對他的離世深感惋惜。
此詩主旨是哀悼呂宣徽,高度贊揚其家族榮耀和個人功績。特點是語言莊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賢能官員的敬重。
畫舫齋中夜清爽,主人乃是詞林長。
燈前愛舞欲纏頭,座上呼尊自拍掌。
晉苑梨花開尚遲,蘇家火樹今重賞。
此時天女墮金花,此時東皇簇玉仗。
恍惚如臨蜃氣樓,依稀似倚璇題榜。
蜃樓璇榜倏然開,千光萬焰云霄上。
文采風流聚一時,眼中榮辱那堪悲。
況逢盛世心無事,醉死花前不復辭。
南方露布初聞捷,北極朝廷更喜慈。
須臾花盡忘歸去,把酒還歌芳樹詩。
柄國年深巧蔽欺
如何方面用胡兒
只知怙寵身為計
不道漁陽亂已基
甃地成卐字,注水蓄文魚。
藻映十分翠,欄圍四面虛。
泳游溪漲后,潑剌月明初。
物性悠然適,臨觀意亦舒。
珊鉤蕩漾織簾紋,
陡覺羅紈膩麝芬。
凍雨乍晴庭翠活,
浮煙散盡月華分。
護屏蕙炷通宵馥,
喧枕濤聲徹曉聞。
誰向空山賞寥廓,
翩翩仙袂思凌云。
抗節錢塘令,
湔衣血尚紅。
寧知三載后,
又著一門忠!
闔室容張儉,
誰人釋孔融!
夜臺應不恨,
吾道泣何窮!
婆娑洋里浪翻青
十載鐘聲斷斐亭
三杰七賢堪踵武
文星旁見老人星
六月泉聲帶雨寒
斜陽染出淡紅山
白云無恙青楓老
不見龔劉振錫镮
握節新為萬里行,何人不羨舊書生。
一簪白筆襜帷冷,幾驛紅氈祖道平。
清凈共推周柱下,糾彈交指沭黔寧。
故家門第須喬木,何況先皇許世臣。
孟密土官爭寶井,臨安那大反狂酋。
兩番并屬先人撫,一字曾無太史收。
正值同袍巡此地,卻嫌泥壁向高頭。
況無杯酒為儂別,安得忉忉絮所求。
傷春春半始尋春。時樣衣衫藕色新。團扇擎來明月滿、好遮身。
細數落花臨曲澗,緩尋芳草步香塵。怪煞東風吹欲暮、促歸輪。
快雨懸知亦快晴,
解包何惜片時程。
須臾雨止晴能好,
一道云山潑眼明。
山大水聲小,水與山不敵。誰知砉砉響,能靜巖巖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萬尋壁。山泉云際青,飛下勇無擇。
澗水奔赴會,供此雙龍吸。嵯峨蕭瑟間,聲光百寒碧。
仰視蒼蒼天,坼入巉巉石。傾崖宿蒼陰,倒影地不及。
不辨峽西東,但隨溪轉側。到此頓忘歸,今古空明積。
昔賢此考槃,觴詠譚王伯。至今濯纓亭,氣與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樹若屏息。悄然萬慮澄,何獨紅塵隔。
二子薪中楚,
相攜泮上游。
齏鹽聊度日,
爻象久忘憂。
寂寞君何病,
驅馳我自羞。
何時采芹處,
永日看鳧鷗。
長者施法衣,山僧肩上搭。
有口今懶開,只憑衣說法。
雞足山中藏不得,黃梅夜半負將歸。
而今盧老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
猛拍還須惜。按歌時、弓鞋暗點,總諧工尺。雅與羅衫珠釧近,花落微聞嘆息。料清夢、扶持無力。風露漸涼拋汝去,隔紋窗、似妒羅帷碧。還為汝,永今夕。
抽釵畫字都無跡。倚輕軀、朝朝暮暮,淚珠彈濕。此亦天然南郭幾,一任深憑淺立。算一日、摩挲六七。欲報玉人親切意,不信余、請視通身漆。較枕簟,孰疏密。
北風獵獵捲飛沙,之子南轅道路賒。
正直冰霜歲華暮,闔閭城下看梅花。
南溪先生秉高潔,曾乘別駕闔閭城。
想像梅花丈人行,須知玉潤映冰清。
講堂春永坐橫經,繞席梅花相對清。
想見長洲蕭博士,往來吟詠共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