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仲庶待制見寄
幾日風沙結襟袖,忽傳嘉惠眼重開。
交情不改乘車約,和氣先隨掞藻來。
元帥本由詩禮選,行人愧匪語言才。
相逢且喜論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幾日風沙結襟袖,忽傳嘉惠眼重開。
交情不改乘車約,和氣先隨掞藻來。
元帥本由詩禮選,行人愧匪語言才。
相逢且喜論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多日來風沙沾滿了衣襟和衣袖,忽然收到您美好的饋贈讓我雙眼重新明亮。我們的交情就像當年乘車之約一樣未曾改變,您溫和的氣質先隨著華麗的詩文一同到來。元帥您本就是從詩禮中選拔出來的人才,我慚愧自己沒有能言善辯的才華。能相逢很高興可以暢談往日情誼,要是比較文章,我可難以與您相比。
嘉惠:美好的饋贈,這里指吳仲庶的寄詩。
乘車約:指朋友間的交情約定。
掞藻:鋪張辭藻,指吳仲庶的詩文。
元帥:指吳仲庶。
行人:詩人自指。
平素:往日,平時。
校:比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詩人收到吳仲庶的寄詩后所作。當時可能詩人處于風沙的環境中,生活有些煩悶,友人的寄詩讓他心情為之一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友人才華的贊賞。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小筑謝公墅,東鄰習氏池。野夫還一造,秋暑忽何之。過雨添新瀑,懸崖逗晚飔。莓苔任沾濕,長嘯坐支頤。景物鄉心在,詩篇病骨蘇。流霞散醽醁,飛雪破雕胡。日月行雙鏡,乾坤自一壺。撫膺予稍適,朋舊未堪呼。海外戎王麥,風前石國榴。火珠紅乍吐,栗玉翠還浮。物自頻堪摘,人勝幾度游。雕欄太平里,曾是曲陽侯。席綺千門月,臺陰百尺松。園林私野色,邸第改秋容。鹵莽時人賞,飛揚我輩逢。且須?一醉,湖海戰心濃。季子慕奇尚,少文耽臥游。生平驕爾輩,端合置滄洲。此地適相遇,新篇高自酬。遂令林泉表,時見云霞流。
離別還如昨,四年引領長。繁霜侵短鬢,落月仰空梁。硯凍馀殘墨,爐熏泛暗香。宵深人不寐,念子結衷腸。
百年偉業付空談,獨有閑情不盡含。種德無功馀腐氣,翻書有味比飴甘。崎嶇路易欺疲馬,繼續絲還吐老蠶。近審中朝朋輩少,一枝春未遞封函。廣廈難容況敝廬,古人未許賦同居。性緣傲物多多悔,交過中年漸漸疏。畏事竟成戰敗馬,亡書直似放生魚。花名載入群芳譜,近十年來考究虛。
奕奕大族,世于樂清。維詩維禮,維以簪纓。匪維纓也,維禮維詩。維彼瓜瓞,胤慶無期。奕奕令族,世于高奧。維孝維弟,勿替爾祚。匪伊祚矣,維以孝弟。維以慈讓,于慶千祀。于穆大宗,本支太尉。繼繼其傳,迨于五世。維行營公,扈駕而南。聿來于溫,厥家且蕃。是曰世則,高奧之始。維木載根,維源斯水。于昭堂廟,堂廟盤谷。維嶼維茗,山水之蓄。其蓄維何,維茗維水。維有蘋蘩,以薦嘉祉。厥薦曷加,有田黍稷。維茲馨香,以昭明德。于潭宗會,時思著存。左昭右穆,祔祧有倫。維倫篤恩,富貧壹義。爾子爾姓,來燕來祀。相爾齋庖,罔匪潔齊。毋二三爾心,爾祖其來。爾登環翠,爾興爾思。若乘云車,若前雨旗。延月斯沼,受泉于巖。爾滌爾器,爾洗爾心。爰渡橋矣,爰陟望云。君子孝思,維孝斯存。于弘有廟,有廟孔賁。厥孫維誰,秋卿之貳。秋卿之貳,大都之憲。維賢孔嘉,厥品維二。都憲曰嘻,匪則友機。維祖華亭,維考光祿。維述庵公,是訓是廓。
周回禪剎望嚴城,云弄遙岑一寸青。眼在簿書心在道,何妨尋我到山亭。
欺枕西風怯夜寒。顫豆燈危,吟紙窗乾。蕭蕭落葉滿長安。馬影雞聲,幾個人閒。夢里鄉關屏上山。咫尺天涯,杜宇聲殘。夕陽無語下闌干。雁字云箋。盡寫愁難。
鄞江水與舜江通,久矣威名滿一同。試問何時到封部,數聲柔櫓一帆風。
寶墨淋漓染素翰,破盆偶仿板橋蘭。祖香自是無增減,莫與雕欄兩樣看。
蕭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新雷還好事,驚起雨前芽。
山齋疏雨歇,圓月在松頂。空翠生夕涼,梧竹散清影。風泉夜更喧,林澗秋愈靜。孤吟結遙想,獨往窮幽興。樵唱度溪來,轉入青蘿徑。
君家東萊有長翁,十篇易學文言通。我家蘭陵有內史,岳岳申公詩弟子。千載墜緒誰為傳,授受要及西京賢。高相法據卦筮說,大戴書載驪駒篇。罔羅搜討貴無博,博綜始自隋唐日。昔者問故臨川門,教以師公專家尊。導源許鄭迨賈孔,近儒論纂乾嘉存。乃如河伯觀海若,百歲一經恐猶略。邢劭已自懲書多,王通還虞譏僭作。篤契數子真無儔,孫氏周禮劉春秋。蜀岡今過絮酒洌,永嘉昔別滄波愁。比歲席帽寄京國,人海茫茫疇孔墨。鍮石乃令冒南金,荊山遂見連城泣。憶從靈運識長瑜,涵秋閣上騰豐觚。半面俄別劇惆悵,盍戠喜復同姑胥。翕華擢姿展清宴,尊前更萃吳中彥。酒律嚴如兩甄軍,談旨妙儕三語掾。嘆我彈鋏羞馮生,客窗對燭寒蛩鳴。經月不向城西去,啟明出沒違長庚。一篇新詩初入手,沖戛瓊瑤沫流口。交游海內多瑰奇,樸學期余意良厚。羨君才如截玉刀,況君坐擁百城豪。曲臺后蒼大官庖,箋疏典奧抉紛呶。鯫生識業那足省,公羊小家等賣餅。
病來旬日負新緣,青白雙眸任倒顛。聞道新詩誇郢調,何人賡和百花前。
湖山杳渺不可狀,登覽幽求無所遺。高僧伴吟足清覽,見盡白蓮開落時。
薊門山色散浮云,誰謂春風此送君。策馬都亭鞭更疾,路旁爭看五花文。楚天西望逼匡廬,玉笥煙霞大保居。自昔韋賢辭相早,玄成偏受篋中書。齊魯諸儒讓石家,趨歸先下里門車。五云驛近芙蓉嶂,何限庭前玉樹花。曾記司空治水時,魚臺滕沛引流澌。轉漕百萬功非細,去讀支河十丈碑。兩岸青楓江水流,可堪煙雨宿孤舟。儻思西署同游客,回首金莖白露秋。
心空節勁翠筠濃,冷笑凡花誨冶容。可是人間秋水碧,東方七宿應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