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
曉辭龍尾下青冥,持節東南一鎮并。
共治蚤分天萬寄,暮來今頌里民聲。
吟高郢雪誰能擬,韻敵壺冰凜更清。
遙想棠陰多暇日,江風吹角繞蓬瀛。
曉辭龍尾下青冥,持節東南一鎮并。
共治蚤分天萬寄,暮來今頌里民聲。
吟高郢雪誰能擬,韻敵壺冰凜更清。
遙想棠陰多暇日,江風吹角繞蓬瀛。
清晨,您辭別朝堂,離開那高聳的宮殿,持著符節前往東南,去統轄一方。您早年就分擔了朝廷的重任,如今離任時百姓都在歌頌您的美名。您的詩作高雅,如郢中白雪般無人能比,品格如壺中冰一樣清凜。遙想您到越州后在甘棠樹下有很多閑暇時光,江風拂動號角聲,縈繞在那如蓬萊仙境般的地方。
龍尾:指朝堂宮殿。青冥:指天空,這里代指朝廷。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后用為外任官員的典故。
蚤:通“早”。天萬寄:指朝廷托付的重任。
郢雪:即郢中白雪,指高雅的樂曲或詩文。
壺冰:比喻為官清廉。
棠陰:甘棠樹下的陰影,后用以稱頌地方官的惠政。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指越州的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程給事即將前往越州任職,詩人寫此詩送別。當時朝廷官員外任是常見之事,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去越州赴任,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贊美了友人的才能和品格,體現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
覓安心法沒來由,呆立庭前雪到腰。祇好別行條活路,看廬山看浙江潮。
六月清涼綠樹陰,小亭高臥滌煩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時時弄素琴。
生平厭萍逢,老來味姜桂。何如雞黍期,好客千里至。微風斷且吹,缺月吐復翳。有兒幸守家,力學廢一簣。誓當歸田園,塵鞅暫息稅。抱琴知音稀,感慨不盡意。
兩山何來勢崢嶸,山下碧潭秋水清。昔人寶劍化神物,至今白日風雷爭。送君南行感疇昔,秋深擁棹蛟龍窟。醉起登艫牛斗爛,夜涼擊汰精靈出。千里寒流赴海深,宦游同到海天溟。明朝霄漢還相會。未必牛刀嘆陸沉。
徂徠無老松,易水無良工。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蓬萊春晝永,玉殿明房櫳。金箋灑飛白,瑞霧縈長虹。遙憐醉常侍,一笑開天容。
藹藹府中英,夫誰可屈指。竇君長安人,眾論共推美。氣和更敏才,志銳方壯齒。留胸無芥蒂,出語有綱紀。一朝過我辭,試問其所以。廟堂新立法,為吏互遷徙。簡書迫程期,信宿不容止。門當道途旁,所幸還鄉里。聞之心惘然,別緒紛莫理。一杯送歸韉,一言贈吾子。人生重名節,不義深可恥。青云路雖高,欲致由踐履。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一人調風俗,萬國和且平。單于驟款塞,武庫欲銷兵。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佳期三五臨,遙望掛圓璧。皓魄揚清輝,亭亭墮檐隙。攬衣步前庭,感此長嘆息。憶昔京華游,文儒盛東壁。中宵薊門燕,五夜甘泉集。蒼龍玉繩掛,露掌金波溢。惜哉道路分,佳人遂南北。寤寐安可憑,瑤華詎能即。欲從萬里天,持贈嬋娟色。愿言逐飛鴻,隨風起雙翮。
自天鐘秀,看人物誰與、君家為比。椿桂相輝年少日,事業文章如此。玉殿詩書,金甌姓字,簡記宸衷里。有三株桂,一時歸耀桑梓。我愿壽祝南山,尊空北海,不獲陪珠履。惟有瓣香心起敬,敢頌魯侯燕喜。大廈萬間,金城千里,國計如家計。日邊有詔,蒼生端望公起。
幾多雁鶩行間吏,衙退頻來禮釋迦。
紛敷榆柳蔭長堤,比屋弦歌講德齊。云彩舊傳飛殿角,冰壺真不愧關西。輶軒載筆書馴雉,鄉井移風似祝雞。獨向空桑賽秋社,瓣香深薦首重稽。
枉負劉郎一世豪,登臨猶自怯醇醪。河流貫市潮痕上,夕照當樓朔氣高。逐鹿中原成浩劫,饑鴻四野極哀號。諸公更事應同慨,試為蒼蒼念彼曹。
宴罷曾孫不再期,彩橋斷絕可勝悲。藥爐火冷丹升鼎,坐石云閒鳥護棋。白鳳舞空銀闕迥,青鸞度嶂玉笙隨。仙翁已許丹臺約,擬濯塵纓向水湄。
玉堂深。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苔暖鱗生,泥融脈起,春意初破瓊英。夜深后、寒銷絳蠟,誤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調香,冷芳侵夢,一餉消凝。長恨年華晼晚,被柔情數曲,抵死牽縈。何事東君,解將芳思,巧綴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靜夜,傍疏籬、清淺小溪橫。莫問調羹心事,且論笛里平生。
落落飛鴻漸始盤,青云起處剩須看。如今天路多矰繳,縱使銜蘆去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