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 秦淮柳
古樹枕淮流,橋邊與亭畔。
借問植秦堤,何如在隋岸。
南朝正佳麗,綺陌多攀玩。
嗟今非昔時,榮悴俱可嘆。
古樹枕淮流,橋邊與亭畔。
借問植秦堤,何如在隋岸。
南朝正佳麗,綺陌多攀玩。
嗟今非昔時,榮悴俱可嘆。
古老的柳樹橫臥在秦淮河畔,生長在橋邊和亭臺旁。試問這些種在秦淮河堤上的柳樹,與種在隋堤上的相比如何呢?南朝時這里正是繁華美麗,那縱橫交錯的道路上人們常常攀折柳枝游玩。可嘆如今已不是往昔的時光,柳樹的榮枯興衰都讓人感嘆。
枕:橫臥。
綺陌:縱橫交錯的道路。
榮悴:榮枯,指柳樹的繁盛和枯萎。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朝代更迭,詩人與同僚相聚,看到秦淮柳,聯想到歷史變遷,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柳喻世。在文學史上雖不突出,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
重陽菊蕊泛香醪,上壽因添飲興高。玉項琵琶猶未快,別宣金鳳紫檀槽。
三足碧蟬巖下見,千年丹鼎地中開。故令紺箬生無骨,要表真仙蛻骨來。
千金買笑,萬金買歌,明珠白璧豈足多。長眉窈窕揚秀蛾,輕身起舞垂纖羅。悲弦急管鳴相和,三星低戶月沉波,銀箭金壺奈夜何。
夏日山居好,茅檐水餅香。蕉衫身儉潔,紗帽頂清涼。潤葉桑藏井,新梢筍過墻。莫言炎熱苦,勝處苦寒鄉。
點易臺邊客,海天亭外云。行行自舒卷,從此啟人文。廊廟虛前席,詩書集大勛。茫茫后來者,孰與誦清芬。
結夏時左眼半斤,解夏時右眼八兩。謾云九十日安居,贏得一肚皮妄想。直饒七穴八穿,未免山僧拄杖。
云液初篘小甕香,風漪乍展北窗涼。巢乾燕乳蟲供哺,花過蜂閑蜜滿房。閉戶不知春已去,鈔書但覺日方長。所嗟詩思年來減,虛負奚奴古錦囊。川云漠漠雨冥冥,濁酒閑傾不滿瓶。蠶簇尚寒憂繭薄,稻陂初滿喜秧青。王師護塞方屯甲,親詔憂民已放丁。病起自憐猶健在,不須求應少微星。松棚黯黯接虛堂,掃地燒香旋置床。密葉留花供淺酌,斷云障日作微涼。高城薄暮聞吹角,小市豐年有戲場。白首史官閑盡歲,祇將搜句答流光。城上朱旗夏令初,溪頭綠水蘸菰蒲。花貪結子無遺萼,燕接飛蟲正哺雛。簫鼓賽蠶人盡醉,陂塘移稻客相呼。長安青蓋金羈馬,也有農家此樂無。啜茗清風兩腋生,西齋雅具愜幽情。熏衣過后篝爐冷,展卷終時懶架橫。巢燕何曾擇貧富,鳴鳩元不為陰晴。但能與物俱無著,小草新詩取次成。野水楓林久寄家,慣將枯淡作生涯。小樓有月聽吹笛,深院無風看硙茶。靜岸葛巾穿薈蔚,閑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與兒孫說,切勿人前一語誇。水邊茆屋兩三間,野叟幽人日往還。兩卷硬黃書老子,數峰破墨畫廬山。功名會上元須福,生死津頭正要頑。試說龜堂得力處,向來何啻半生閑。煮酒青梅次第嘗,啼鶯乳燕占年光。蠶收戶戶繅絲白,麥熟村村搗麨香。民有褲襦知歲樂,亭無桴鼓喜時康。未嘗一事橫胸次,但曲吾肱夢自長。
左手持一縑,右手持一素。昨日是新人,今日新人故。將縑來比素,祇在兩手間。憐新與棄故,翻手作波瀾。
何事攜琴更載書,青山深處是幽居。白云日日巖前起,松下茯苓應可鋤。
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語詩情替別愁。忽到灃西總回去,一身騎馬向通州。
上黨行廿里,倒景日西沈。升岡人上天,渡水杠懸沁。松明火氣馥,剩雪寒色侵。吏從驚吠犬,路巳村郭臨。更聲落戍樓,人定猿鶴噤。冰花結霜斧,夜半啟城禁。
冷雨凄其,悲風蕭條,幾日釀成奇災。君忽賦杏殤,事難逆審。應是曇花一現,可再世、羊環來重證。化機幽眇,無非氣運,試憑天問。自省。六旬近。也蟬蛻輕拋,鳩巢拙捐。頻棖觸、老懷曩時余恨。今日為君傷逝,傃黃歇、江天淚還抆。無可奈、強致溫詞,千萬破愁無悶。
放船未悵失花時,猶及荷云覆綠漪。三十年前橋上過,虹腰圣藻幾時窺?
天書初起魯公驂,潔白真無暮夜慚。懷玉冰溪千古意,清高應共使君三。
學得無名氏,游于何有鄉。熟眠勝醉酒,清慮當焚香。富有書連架,貧無盜伏梁。只應詩社友,時節到門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