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句都官倅建陽
玉嶺名都古越疆,監州今用上臺郎。
溪山絕勝神仙宅,弦誦相聞禮義鄉。
龍焙槍旗爭早晚,刺桐花葉候災穰。
朝廷恤遠頻頒詔,更倚賢能慰一方。
玉嶺名都古越疆,監州今用上臺郎。
溪山絕勝神仙宅,弦誦相聞禮義鄉。
龍焙槍旗爭早晚,刺桐花葉候災穰。
朝廷恤遠頻頒詔,更倚賢能慰一方。
玉嶺這座著名的城市處于古越的疆界,如今任用尚書省的郎官去做建陽通判。那里溪山景色絕美,宛如神仙居住的地方,讀書聲相互聽聞,是崇尚禮義的鄉邦。龍焙茶的茶芽爭先生長,刺桐花與葉預示著年成好壞。朝廷體恤遠方百姓頻繁頒布詔書,更依靠賢能的你去撫慰這一方民眾。
倅(cuì):副職,這里指通判。
上臺郎:指尚書省的郎官。
龍焙:宋代貢茶的焙制地,這里指建陽的茶葉。槍旗:茶的嫩芽。
刺桐:一種植物,其花葉變化被認為可預示年成。災穰(ráng):災荒與豐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朝廷派遣官員到地方任職,詩人為友人句都官赴建陽任通判而作此詩,可能表達對友人的勉勵和對當地治理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突出建陽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強調朝廷對遠方的關注。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信任,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展現出積極的社會責任感。
千里懷人似望仙,春波碧漾草青芊。周京漢署天寥闊,楚纜吳檣地接連。山下石鐘誰定論,江邊鐵柱或虛傳。欲憑山水尋詩句,錄取圖經次第箋。
問纏腰跨鶴,事如何,人生最風流。怕江邊潮汐,世間歧路,只是離愁。白馬青衫往事,贏得鬢先秋。目送紅橋晚,幾番行舟。蘭佩空馀依黯,便南風吹水,人也難留。但從今別后,我亦似浮漚。敬亭上、半床琴月,記彈將、寒影落南州。秋聲里,塞鴻來后,為而登樓。
心向靜中求,身宜閑處著。閤已號便便,亭宜名莫莫。
百人聚處小喧闐,析到秋毫似計然。見說天公還掠剩,鵠形懷寶度饑年。
亂插木棉乘大雨,無根易長珊瑚樹。一枝一干似人長,明歲花如木筆吐。花比辛夷更大朵,開時半天紅似火。紛紛赤玉杯,爭向懷中墮。拾來堆成霞,狼藉芙蓉砂。苔階掃不盡,萎謝仍芬葩。生長南州盛炎德,純丹表里含光華。朱顏無命易憔悴,棄捐豈敢辭泥沙。
綺囊探舊術,雕畹掇新蘭。氣弱先神草,憂多輔合歡。
客程猶萬里,旅服已三春。倦馬風塵色,離觴江漢人。病兼吟落葉,愁復泛長津。白璧誰持贈,還家慰所親。
十五傳歌隸太常,壽陽公主教新妝。朝來試弄瑯玕笛,零落梅花玳瑁床。
莫倚春風扇燠枝,歲寒偏自挺冰姿。幽傳紙帳三更夢,景入香囊十里詩。雪鎖澹痕晴不見,煙籠涼魄暗相思。一樽欲醉羅浮月,薄暮嵩林歌舞時。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老年為客久侵尋,更到秋來恐不禁。官舍冷如僧舍冷,吳人音異粵人音。愁多歲月青天外,夢里江湖白發侵。煙雨一聲南海雁,幾人相問碧山岑。
洪巖誰作海螺名,吹起寒風萬壑生。古木參天遲曙色,野猿啼霧入秋聲。行看石乳飛花滿,坐倚松陰宿鶴驚。更欲濫游情未倦,摘茶聊共石泉烹。
舞鳳飛龍若個邊,天涯送遠獨凄然。江南山渡降王宅,風雨西陵過客船。踏雪馬塍春買樹,斗茶龍井夜分泉。落花寂寞東歸日,煙嶼冥冥叫杜鵑。
拂云梢畔雪初殘,疏影清陰滿畫欄。萬卷縱橫簾不擲,玉奴長伴此君閒。
風送流紅又此晨,唐衢孤憤立江濱。漫將一晌難言意,付與蘭閨未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