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穆明府
又作殘秋役,陶公為斷魂。
此行知入夢,欲去更登門。
落葉堆霜徑,微陽隔雨村。
預愁山館宿,相憶獨聞猿。
又作殘秋役,陶公為斷魂。
此行知入夢,欲去更登門。
落葉堆霜徑,微陽隔雨村。
預愁山館宿,相憶獨聞猿。
又要在這殘秋時節奔波服役,像陶公一樣令人黯然神傷。我知道這一去定會在夢中與你相見,想要離去時還是忍不住再到你家拜訪。霜后的小路上堆滿了落葉,夕陽隔著雨幕灑在村莊。我預先就發愁在山中館舍住宿時,獨自聽著猿猴啼叫,思念著你。
殘秋役:殘秋時節的差役。
陶公:一般指陶淵明,此處可能借指像陶公一樣有情感之人,也可能是泛指。
微陽:微弱的陽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在殘秋時節,詩人有差役在身,即將與友人王穆分別。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淡,詩人因與友人分別而心生傷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離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殘秋之景烘托離愁。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抒情技巧。
良玉表貞度,麗藻頗為工。名列金閨籍,心與素士同。
日晏下朝來,車馬自生風。清宵有佳興,皓月直南宮。
矯翮方上征,顧我邈忡忡。豈不愿攀舉,執事府庭中。
智乖時亦蹇,才大命有通。還當以道推,解組守蒿蓬。
蒼山何郁盤,飛閣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靈。
白云已蕭條,麋鹿但縱橫。泉水今尚暖,舊林亦青青。
我念綺襦歲,扈從當太平。小臣職前驅,馳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聲。萬馬自騰驤,八駿按轡行。
日出煙嶠綠,氛氳麗層甍。登臨起遐想,沐浴歡圣情。
朝燕詠無事,時豐賀國禎。日和弦管音,下使萬室聽。
海內湊朝貢,賢愚共歡榮。合遝車馬喧,西聞長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跡所經。申章報蘭藻,一望雙涕零。
紫閣西邊第幾峰,
茅齋夜雪虎行蹤。
遙看黛色知何處,
欲出山門尋暮鐘。
斜月才鑒帷,
凝霜偏冷枕。
持情須耿耿,
故作單床寢。
開門臨廣陌,旭旦車駕喧。不見同心友,徘徊憂且煩。
都城二十里,居在艮與坤。人生所各務,乖闊累朝昏。
湛湛樽中酒,青青芳樹園。緘情未及發,先此枉玙璠。
邁世超高躅,尋流得真源。明當策疲馬,與子同笑言。
臥閣枉芳藻,覽旨悵秋晨。守郡猶羈寓,無以慰嘉賓。
野曠歸云盡,天清曉露新。池荷涼已至,窗梧落漸頻。
風物殊京國,邑里但荒榛。賦繁屬軍興,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臺閣,中路一漂淪。歸當列盛朝,豈念臥淮濱。
瓊樹凌霜雪,蔥茜如芳春。英賢雖出守,本自玉階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塵。孰云俱列郡,比德豈為鄰。
風雨飄海氣,清涼悅心神。重門深夏晝,賦詩延眾賓。
方以歲月舊,每蒙君子親。繼作郡齋什,遠贈荊山珍。
高閑庶務理,游眺景物新。朋友亦遠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慚拙,將酬益難伸。濡毫意黽勉,一用寫悁勤。
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
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
關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載,世務各所營。
茲賞長在夢,故人安得并。
前歲守九江,恩詔赴咸京。
因途再登歷,山河屬晴明。
寂寞僧侶少,蒼茫林木成。
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
舊游況存歿,獨此淚交橫。
交橫誰與同,書壁貽友生。
今茲守吳郡,綿思方未平。
子復經陳跡,一感我深情。
遠蒙惻愴篇,中有金玉聲。
反復終難答,金玉尚為輕。
省劄陳往事,愴憶數年中。
一身朝北闕,家累守田農。
望山亦臨水,暇日每來同。
性情一疏散,園林多清風。
忽復隔淮海,夢想在灃東。
病來經時節,起見秋塘空。
城郭連榛嶺,鳥雀噪溝叢。
坐使驚霜鬢,撩亂已如蓬。
公館夜云寂,微涼群樹秋。
西曹得時彥,華月共淹留。
長嘯舉清觴,志氣誰與儔。
千齡事雖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興,京洛頗優游。
詮文不獨古,理妙即同流。
淺劣見推許,恐為識者尤。
空慚文璧贈,日夕不能酬。
高士不羈世,頗將榮辱齊。適委華冕去,欲還幽林棲。
雖懷承明戀,忻與物累暌。逍遙觀運流,誰復識端倪。
而我豈高致,偃息平門西。愚者世所遺,沮溺共耕犁。
風雪積深夜,園田掩荒蹊。幸蒙相思劄,款曲期見攜。
緣情生眾累,晚悟依道流。
諸境一已寂,了將身世浮。
閑居澹無味,忽復四時周。
靡靡芳草積,稍稍新篁抽。
即此抱余素,塊然誠寡儔。
自適一忻意,愧蒙君子憂。
曉漏戒中禁,清香肅朝衣。
一門雙掌誥,伯侍仲言歸。
亭高性情曠,職密交游稀。
賦詩樂無事,解帶偃南扉。
陽春美時澤,旭霽望山暉。
幽禽響未轉,東原綠猶微。
名雖列仙爵,心已遣塵機。
即事同巖隱,圣渥良難違。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賢。夾河樹郁郁,華館千里連。
新知雖滿堂,中意頗未宣。忽逢翰林友,歡樂斗酒前。
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明月滿淮海,哀鴻逝長天。所念京國遠,我來君欲還。
鉛鈍謝貞器,時秀猥見稱。
豈如白玉仙,方與紫霞升。
清詩舞艷雪,孤抱瑩玄冰。
一枝非所貴,懷書思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