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大禮詩 其二
百僚冠劍互珊珊,文物威蕤屬禮官。
清漏宿齋宣祖廟,質明行事昊天壇。
旌旗漠漠帷宮曉,星斗依依彩仗寒。
腸斷商于左遷客,圓丘無分得榮觀。
百僚冠劍互珊珊,文物威蕤屬禮官。
清漏宿齋宣祖廟,質明行事昊天壇。
旌旗漠漠帷宮曉,星斗依依彩仗寒。
腸斷商于左遷客,圓丘無分得榮觀。
百官們頭戴冠冕、身佩寶劍,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各種禮儀典章華美繁盛,都由禮官掌管。在清夜的更漏聲中,在宣祖廟中齋戒,天剛亮就在祭天的圜丘壇舉行祭天儀式。旌旗在晨風中飄動,帷宮在拂曉中顯得朦朧,星辰閃爍,儀仗在寒冷中佇立。最讓人傷心的是被貶到商于的我,無緣參加圜丘祭天這樣的盛大典禮。
珊珊:形容佩玉相擊的聲音。
文物:指禮樂、典章制度。
威蕤:華美繁盛的樣子。
清漏:清夜的更漏聲。
宿齋:指祭祀前的齋戒。
質明:天剛亮的時候。
行事:指舉行祭天儀式。
昊天壇:祭天的圜丘壇。
漠漠:形容景色模糊的樣子。
帷宮:帝王出行時以帷幕圍成的行宮。
依依:形容星辰閃爍的樣子。
彩仗:彩色的儀仗。
商于:古地名,在今陜西商縣東南。
左遷:被貶官。
圓丘:即圜丘,祭天的地方。
榮觀:盛大的景觀,這里指參加祭天典禮。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被貶期間。古代祭天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大典,詩人被貶在外,無緣參加這樣的盛會,因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描繪了南郊祭天的盛大場景,主旨在于抒發詩人被貶后不能參與盛典的遺憾與哀傷。詩中對祭天儀式的描寫生動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禮儀文化。其對比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情感的表達。
秋風蕭蕭兮云飛揚,白露既降兮百草萎而不芳。慨秋菊之叢生兮,紛?馜以凝霜。恐薋菉之雜揉兮,獨遠結乎修篁。展長席兮坐其旁,涼霏霏兮襲余裳。信修姱以練要兮,孰云察其中藏。望白云而思親兮,潸余涕之浪浪。欲乘風以長往兮,川河廣而無梁。惠思君兮,使我心傷。
古道呼鑾粵秀旁,牛羊氣作野云黃。酪漿肉飯南邊有,不記龍沙是故鄉。
龍飛御極正逢辰,北斗回杓泰運新。青帝青陽開左個,元年元旦應初春。冰山凈掃豺狼影,鳳詔重征草莽臣。旭日紅云三殿曉,坐看萬國盡來賓。
西風掃云天似洗,紅日初升滄海底。吳歈楚舞滿船頭,相送行人渡江水。江水東流燕北飛,行人此別意何之。不辭八月云陽路,獨攜琴劍朝京師。京師自古繁華地,佳氣蔥蔥五云際。長安大道接天衢,千步回廊連主第。銀鞍繡轂擁香塵,蟬鬢蛾眉日日新。幾處青樓相對起,一群嬌鳥共爭春。春光浩浩花如錦,鶯囀雕窗妓猶寢。云間直賣待帆歸,白下長干燒燭飲。憶昨少年豪興多,北堂南陌遍經過。云間陸玘誇詞賦,盧家莫愁新按歌。聞卿亦是曾游客,到處春風總行跡。今朝應薦上天官,無復追歡似疇昔。
臣不幸死忠,女不幸死節。泰山與鴻毛,一死輕重別。王家有女住會川,幼與徐氏締良緣。于歸有期占燕喜,豈知事變倉猝起。狂子入我室,感悅身孤危。投梭大罵爾何為,我頸可以斷,我心不可移。須臾嬌顏刃下死,道光己亥三月二日之未時。悲風四起日昏黑,皇天后土慘無色。但留雙眸炯炯光,生不敵賊死捉賊。風動鋃鐺入獄門,鑒此可以慰貞魂。何時瀝盡仇人血,摘心列祭如雞豚。官為請旌朝門許,坊表峨峨典重舉。到此死卻賢于生,生時誰知王烈女。
天挺圣哲,三方維綱。川岳伊寧,七曜重光。茂育萬物,眾庶咸康。道用潛通,仁施遐揚。德厚坤極,功高昊蒼。舞象盛容,德以歌章。八音既節,龍躍鳳翔。皇基永樹,二儀等長。
本規一舉定乾坤,遽見長星墜壘門。公在必無生仲達,師昭何業得中原。
早知粱肉余,過獨成污穢。三日便思君,起來西園廢。誰知污穢余,產得菁華再。廁上十年心,隴上千夫背。
遲日虹川遠,春風錦?長。村明花幾樹,河折柳重行。漢使昭星象,周官列職方。閒情觸佳景,聊為寫詩章。
七十二泉元自多,水曹疏導力如何。宋公不作陳老死,沙滿涓涓黑馬河。
夜雨三更,有人敧枕,曉檐報晴。算頑云癡霧,不難掃蕩,青天白日,元自分明。權植油幢,聊張皂纛,坐聽前騶鼓角鳴。君休詫,豈宣申南翰,成旦東征。鴻冥。哽噎秋聲。正萬里榆關未罷兵。幸揚州上督,為吾石友,荊州元帥,是我梅兄。約束鯨鯢,奠安鼪鼠,更使嵎夷海晏清。連宵看,怕天狼隱耀,太白沈槍。
水東之山千萬重,西岸亦有云騰峰。望中不盡傷秋興,塵外永懷高世蹤。古寺垣墻深薜荔,平原臺榭隱芙蓉。何處還尋讀書舍,時聞琴奏出云松。
歲去年來拜圣朝,更無山闕對溪橋。九門楊柳渾無半,猶自千條與萬條。
夜壑藏舟,澄源著棹。龍魚未知水為命,折箸不妨聊一攪。玄沙師,小塘老,函蓋箭鋒,探竿影草。潛縮也老龜巢蓮,游戲也華鱗弄藻。
豐姿裊娜感離霜,瘦盡秋懷水草塘。華發宮人還對鏡,平頭奴子怨提箱。白門枉自歌楊叛,汴水無情送晉王。閒恨閒愁都不惜,年年零落永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