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國清處謙
三江風浪隔天臺,想見當時賦詠才。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
三江風浪隔天臺,想見當時賦詠才。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
三江的風浪阻隔了去往天臺的路,我能想象出你當時賦詩詠唱的才華。最近有高僧云游離去,你更沒其他事出山。猿猴清晰地窺視著香火,日月更迭都付與劫灰。我想和你相約探討實相之理,相聚交談又何必像東晉東林寺那樣非得有謝靈運、劉遺民、雷次宗呢。
三江:泛指江河。天臺:天臺山,佛教圣地。
賦詠才:賦詩詠唱的才華。
飛錫:僧人出行。錫,錫杖,僧人云游時所攜。
猿猱:猿猴。歷歷:清晰的樣子。
劫灰:佛教認為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重新再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做一“劫”,劫灰指劫火的余灰。
實相:佛教語,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
東林:東晉慧遠于廬山東林寺邀集劉遺民、雷次宗等結白蓮社,謝靈運亦曾參與。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聽聞國清處謙和尚的才華與修行,因三江風浪阻隔難以相見,在對其隱居生活的想象中創作此詩,表達對處謙的傾慕與交流佛法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處謙和尚的傾慕與交流佛法的意愿。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巧妙用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佛法的追求和對友人的情誼。
連山如門忽對峙,一灘前橫石齒齒。
聲振林木驚春雷,勢雜風雨奔江水。
洪濤吸呿吞孤舟,虎牙森鋸毋乃似。
巉巖穿鑿鐵練垂,篙師攢挽爭上駛。
東風比虎更顛狂,布帆高張疾于矢。
我啟篷窗窺峭壁,摩天蒼翠尺有咫。
回頭左顧仙人橋,十二峰背環江涘。
乘風破浪須臾間,張牙舞爪胡為爾。
苛政之猛殊未聞,危灘之險已如此。
嗟爾西行入蜀船,黃牛白狗從茲始。
那吒太子本來身,
卓卓無依不受塵。
云散水流天地靜,
籬間黃菊正爭春。
碎笛迸龍吟。寒冱重陰。碧城消息尚沈沈。又是灑窗蕉雨急,擾亂秋心。
俯仰百憂侵。酒薄孤斟。留題醉墨忍重尋。去也幾回猶悵望,住也難禁。
滿城車馬走塵埃,湖上幽蹊長積苔。
喟嘆高風尚千載,殷勤兩日為重來。
吾生詎老五斗米,此地終期三徑開。
大廈崇成非往者,況予擁腫自樗材。
斜日杏花收。微寒上玉篝。一重簾、一段春愁。見說畫屏燈也上,獨自個、下簾鉤。
無語自凝眸。螺峰斂碧秋。倚闌干、照遍春流。門外綠楊風又起,便不皺、怎教休。
缺然資略每區區,抑冒揚清小小劬。
諏律綱條思濟理,算緡公帑較輸儲。
三科識擢才能顯,八計精研吏治孚。
端有碩生如杜蕢,升堂洗觶降除趨。
不到青云志未休,近來何事卻悲秋。短檠雙目元無恙,快讀讀書莫浪愁。
圖書繞屋未為貧,想見長吟日閉門。西社諸公久寥落,不知招得幾人魂。
幸有平生古戰場,不妨高臥到羲皇。一朝冀北空凡馬,須信驊騮道路長。
支離病骨怯初寒,眼底清愁更萬端。勉和新詩寄鴻雁,江城夜月覓君看。
學劍雖無術,吟詩似有魔。
已貧甘事晚,臨老愛閑多。
雞犬唯隨鹿,兒童只衣蓑。
時因尋野叟,狂醉復狂歌。
靜趣無窮閱圣經,紅塵那到子云亭。東風吹動廉纖雨,頓覺郊原草色青。
峭壁危峰護紫霞,讀書聲在鄴侯家。靜憑窗幾閒觀物,無限春光在杏花。
鐵馬歸來偃綠沉,三軍朝氣散秋陰。
偷安正是奸諛計,報主何知國士心。
湖上青山埋白玉,人間遺像鑄黃金。
春秋不廢蘋蘩薦,精爽洋洋儼若臨。
馬頭今日過中都,
到得雄州更有書。
道路莫嗔音問少,
天寒沙漠雁全疏。
論交結客到屠沽,自覺摧藏氣類孤。
世難不全關運會,人才先要論規模。
虛名往往添蛇足,正議時時捋虎須。
手寫申韓無試處,安排白晝臥江湖。
送客長安道,鳴騶忽解攜。
關通都嶠外,江入夜郎西。
候館過銅柱,公庭下錦雞。
鄉心千萬里,尺素為君題。
翩翩文彩邁時流,擁傳俄看出帝州。
大別山前春色滿,還誰同眺岳陽樓。
濂溪溪上草綢繆,月色巖光迥不侔。
寂寞河東風詠后,沅蘭湘芷憶前修。
竹西自古繁華地,況是風光九十天。
紅杏一枝春店雨,王笙三疊玉樓煙。
隔江燈影迷歌館,吹岸衣香過酒船。
好夢撩人歸未得,拂城楊柳亂啼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