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韋度支韶程集
嶺南為郡帶名曹,萬里江山興詠饒。
皇宋聲詩歸雅正,有唐門地本逍遙。
雪霜思苦雖侵鬢,金紫恩深已佩腰。
舊草滿囊勝薏苡,幾聯乘醉寫芭蕉。
進來圣主回天眷,抄逐蠻僧過海潮。
何事曹南得披覽,韶程風什似聞韶。
嶺南為郡帶名曹,萬里江山興詠饒。
皇宋聲詩歸雅正,有唐門地本逍遙。
雪霜思苦雖侵鬢,金紫恩深已佩腰。
舊草滿囊勝薏苡,幾聯乘醉寫芭蕉。
進來圣主回天眷,抄逐蠻僧過海潮。
何事曹南得披覽,韶程風什似聞韶。
在嶺南擔任郡職又兼任尚書省郎官,萬里江山激發了無盡的吟詠興致。大宋的詩歌追求雅正風格,如同唐代的門庭本就逍遙自在。雖因苦吟思索霜雪般的白發已悄然爬上鬢角,但深厚的皇恩已讓你腰佩金紫。舊作滿囊比那薏苡更珍貴,你曾乘醉在芭蕉葉上寫下幾聯詩句。如今進獻作品得到圣主眷顧,驅逐了那些蠻僧如潮水般離開。為何我在曹南能披閱這些作品,你詩集中的風采韻律好似讓我聽到了上古的《韶》樂。
度支:唐宋時掌管財政收支的官職。
韶程集:韋度支所著詩集。
帶名曹:兼任尚書省郎官之類的清要官職。
皇宋:指宋朝。
金紫:金魚袋及紫衣,唐宋時的官服和佩飾,借指高官。
薏苡:一種植物,這里可能用馬援載薏苡被謗的典故,指舊作珍貴。
蠻僧:可能指來自偏遠地區的僧人。
聞韶:出自《論語》“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表示音樂美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宋朝詩歌追求雅正風格,韋度支在嶺南任職且有詩集創作。詩人可能在曹南得到韋度支的詩集《韶程集》,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存在對蠻僧的驅逐等社會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韋度支的詩集《韶程集》,突出其詩歌的雅正風格和藝術價值。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語言典雅且善用對比和典故。在文學交流中,此詩體現了對詩歌創作的推崇和對詩人才華的肯定。
冠蓋聯鑣出,晴郊北路分。我尋何水部,誰似鮑參軍。芳樹聞啼鳥,飛泉隔亂云。題詩兼勸酒,聊樂在殷勤。
新年殊未有吟搜,美酒醺人不自由。多謝主人情意厚,玉舟三度轉船頭。元正講禮詎能忘,便辱留連設酒漿。笑指一船春盎盎,稽山應未愧知章。
道傍花發野薔薇,綠刺長條絆客衣。不及沙邊水楊柳,葉間開眼望郎歸。
玉質猶披翡翠裳,溫泉浴罷藹天香。回眸百媚嫣然處,羞死三千紅粉妝。
雨濕桃花泣淺紅,妝成顏色一般同。筵前度曲無常價,舞罷仍留兩袖風。
蟲鳴葉落不開門,秋雨凄寒夕氣昏。同學四人俱白首,偶成一宿共清樽。時平已許余生在,世變寧將往事論。坐久話長窗影白,就床猶剪燭花繁。
歷歷青山出,翩翩白雁來。感時徒憤郁,吊古獨悲哀。夜雨凄庭草,秋花老石苔。客懷消不得,悵望一徘徊。
錦字千行墜北平,飛書天末故人情。揮毫白雪流三洞,露冕青霞接四明。水國蒹葭寒入夢,山堂蘿薜夜尋盟。瓊珠滿握慚相報,慘淡長途一劍鳴。
海上涼飔至,北窗幽夢驚。煎愁仍一雨,遁世奈多情。慣見麒麟楦,希聞鸑鷟聲。素琴再三鼓,豈是不平鳴。
養壽慕松喬,潔已配箕潁。穴居七十年,娶妻終不肯。
幽圜無處訪清溪,幸有高人啟我迷。共坐斂襟還共起,堪東隨步又堪西。百年心事羞輪蓋,一日西風陷馬蹄。寄語西臺同志友,老狂依舊醉如泥。
八月松亭萬木空,著鞭又向黑河東。穹廬宿頓供羊胛,部落晨炊爨馬通。行看筑臺招郭隗,豈教執戟老揚雄。門生衣袂多狐貉,來聽談經絳帳中。
織成鴛鴦合歡被,還裁青絹鴛鴦里。儂家懊惱較人多,枕上猶聽懊惱歌。
東山如畫,西山如黛,七十峰巒映帶。白銀堆里,分明涌出樓臺。最喜微風不起,明月高懸,萬頃玻璃碎。始知世上,也有蓬萊。濯足船頭好快哉。笳鼓鬧,管弦沸。看畫船搖曳人初醉。千載后,定誰繼。
前日頻雨無完墻,今番如注誰禁當。田廬城屋盡漂沒,驕云驁霧還飛揚。怕饑烏鴉只自噪,滿意蒿藋如人長。辭宅頗怪晏嬰子,卜居何必青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