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東陽王明府
經炎雖得信,旦夕夢兼思。
多暇知無事,新秋合有詩。
樹涼看雨過,吏散見蟬移。
誰共清宵坐,西軒月滿池。
經炎雖得信,旦夕夢兼思。
多暇知無事,新秋合有詩。
樹涼看雨過,吏散見蟬移。
誰共清宵坐,西軒月滿池。
歷經炎夏雖收到你的消息,但我日夜都在夢里思念著你。你閑暇時間多,可知你事務清閑,新秋時節理應會有詩作。你可在樹涼中看雨過之景,待官吏散去還能見到蟬兒移動。不知誰會與你在這清宵相伴而坐,一同欣賞西軒滿池的月色。
經炎:歷經炎熱的夏天。
旦夕:早晚,日夜。
合:應當。
清宵:清靜的夜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炎夏之后收到友人消息,對友人的生活產生想象,進而寫下此詩表達思念。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使得友人有閑暇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想象友人生活場景來抒情,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寫景抒情能力。
清禁傳呼近,紅云擁紫皇。菖花浮九醞,請祝壽無疆。
炎暑蒸人汗似湯,鹽官用底豈尋常。輕搖休問犀牛在,拈出清風宇宙涼。
寂寞舊當爐處,長滿閑花草。忍憶求皇意好。幸許是、相逢早。萬里橋邊題柱了。旌旗擁、遠歸蜀道。頭白文君新賦稿。嘆何曾偕老。
岸頭欣欣木向榮,岸下涓涓春水生。晴日暖風無俗客,故尋野徑逐溪行。
參天風韻。些子春光渾占盡。泄泄昌昌。始信人間是樂鄉。陶潛張緒。標格何堪同日語。千手觀音。雨后應能見佛心。情天好住。只在長條牽系處。無限精神。接引從來多少人。春三二月。不放離人輕易別??v使春歸。依舊殷勤挽落暉。春情好在。情共春融深作海。海闊無邊。波浪軒然更接天。從來踽踽。不會人前相爾汝。莫放春過。新婦相看漸作婆。
曲不聞中散,枰猶對弈愁。相忘君象小,忍記婦眉愁。周版新編齒,秦箕舊會頭。白云知識遠,跨海結成樓。
詩懷今古浩無垠,誰寄梅花隴首人。芻豢悅心文字趣,筌蹄忘象性情真。相望夜月袁宏渚,一洗西風庾亮塵。我欲莼鱸便歸去,雁來應問五湖春。
人間無處避炎蒸,身在瑤臺最上層。學士大書金字帖,宮中巧篆絳綃繒。
御宇恢皇化,傳家葉至公。華夷臣妾內,堯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變國風。開成與貞觀,實錄事多同。晏駕辭雙闕,靈儀出九衢。上云歸碧落,下席葬蒼梧。蓂晚馀堯歷,龜新啟夏圖。三朝聯棣萼,從古帝王無。嚴恭七月禮,哀慟萬人心。地感勝秋氣,天愁結夕陰。鼎湖龍漸遠,濛汜日初沈。唯有云韶樂,長留治世音?;赏壉砬迤?,恩結連枝感圣明。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一滴水,一滴凍,喝下風雷彰大用。棒頭點出眼睛來,照了諸相悉空洞。出門撞著須菩提,拶破虛空全體露。一片虛凝絕謂情,萬里清光飛玉兔。
鯉魚沈,雁跡渺。似我離情深窈。衣襟染、剩淚染征塵,至今難掃。倚斜曛,送遠燎。萬翼投林歸鳥。鄉園在念,舊日吾廬,翠筠空老。性本宜秋,但漸覺、風云氣少。暮年詞賦,倦客京華,此意向誰道。殘堞依江表。杖策頻來,時序換了。怕明朝、眺盡天涯,霜葉微脫路更杳。
寒風昨夜動天起,春色今朝入眼濃。橋北斜斜柳垂綠,岸南細細草生茸。
眼空凡馬絕全牛,肯念江萍萬里浮。一倡朱弦補騷雅,片言華袞續春秋。禮羅自昔須溫造,文館而今欠薛收。要任丘墟百年責,慎毋樽俎上南樓。
看花都是夢,聽雨甚于秋。白石年年爛,黃金日日愁。有馀芻一束,不足橘千頭。我醉如眠爾,何須百尺樓。
近蓄東溪水,悠悠起淥波。綵鴛留不去,芳草日應多。夾岸生奇筱,緣巖覆女蘿。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