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衛尉宋卿二十二丈送前翰長侍郎 其二
謫宦歸來發更斑,徊翔猶在寺卿間。
幾多僚吏三臺上,太半生徒兩制間。
舊賜錦袍多貰酒,新裁紗帽欲歸山。
東垣小諫龍鐘甚,空愧洪??早鑄顏。
謫宦歸來發更斑,徊翔猶在寺卿間。
幾多僚吏三臺上,太半生徒兩制間。
舊賜錦袍多貰酒,新裁紗帽欲歸山。
東垣小諫龍鐘甚,空愧洪??早鑄顏。
被貶官歸來頭發更加斑白,仍在寺卿的職位上徘徊任職。多少同僚已位居三公高位,大半的學生都在兩制任職。過去皇帝賞賜的錦袍常被拿去換酒,新裁剪的紗帽表明有歸隱山林之意。我這個東垣小諫官已老態龍鐘,只空自慚愧洪爐早就鑄就了您不凡的容顏。
謫宦:被貶官。
徊翔:本指鳥兒盤旋飛翔,這里比喻在某一職位上停留、任職。
寺卿:指寺一級的長官。
三臺:漢代對尚書、御史、謁者的總稱,后用來泛指高官。
生徒:學生。
兩制:唐宋時期翰林學士和知制誥的合稱。
貰酒:賒酒,這里指用錦袍換酒。
東垣小諫:指自己擔任的諫官之職。
洪??:大熔爐,比喻造就人才的環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官場等級分明、人才升遷情況差異較大。詩人友人被貶官歸來,雖有才能但仍未得到更高的職位,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同時也融入了自己仕途不順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對其才能的肯定,也包含了自身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仕途境遇和情感狀態。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
及此聞溪漏,方欣驗尾閭。
大哉天地氣,呼吸有盈虛。
美石勞相贈,瓊瑰自不如。
游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
樓邊聽歌吹,簾外見鶯花。
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
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家。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明星入東陌,燦燦光層宙。皎月映高梧,輕風發涼候。
金門列葆吹,鐘室傳清漏。簡冊自中來,貂黃忝宣授。
更登天祿閣,極眺終南岫。遙羨商山翁,閑歌紫芝秀。
晨興念始辱,夕惕思致寇。傾奪非我心,凄然感田竇。
山中有所憶,夏景始清幽。
野竹陰無日,巖泉冷似秋。
翠岑當累榭,皓月入輕舟。
只有思歸夕,空簾且夢游。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
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徧,廢井蒼苔積。
唯有清風聞,時時起泉石。
喔喔雞鳴曉,蕭蕭馬辭櫪。草草名利區,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萬日,童耄半虛擲。修短命半中,憂歡復相敵。
朝提黃金爵,暮造青松宅。來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錦繡明翠壁。中有不死鄉,千年無人跡。
心期周太子,下馬拜虛碧。鶴駕如可從,他年執煙策。
五岳徑雖深,遍游心已蕩。
茍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曠。
七十難可期,一丘乃微尚。
遙懷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郊外杏花坼,林間布谷鳴。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風吹草輕。
無因共沮溺,相與事巖耕。
白首過遺廟,朱輪入故城。
已慚聯左揆,猶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舊,彈冠久要情。
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生。
昔人別館淹留處,卜筑東山學謝家。
業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盡隔煙霞。
重開漁浦連天月,更種春園滿地花。
依舊秋風還寂莫,數行衰柳宿啼鴉。
嚴光隱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
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曠望登古臺,臺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閑花雜平陸。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
同人悲劒解,舊友覺衣輕。
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
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未登崖谷尋丹灶,且歷軒窗看壁題。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塵泥。
舊壇無復翔云鶴,廢壘曾經振鼓鼙。
點檢遺編盡朝菌,應難求望一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