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其三
部符南粵轉軺車,三寶新題表義閭。
藥石好攜靈運句,素筠留得蔡邕書。
平原架上衣無主,過客堂中食無魚。
見說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馬慕相如。
部符南粵轉軺車,三寶新題表義閭。
藥石好攜靈運句,素筠留得蔡邕書。
平原架上衣無主,過客堂中食無魚。
見說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馬慕相如。
帶著朝廷符命到南粵,輕車輾轉而來,新題寫的三寶表彰這義門閭里。最好帶著像謝靈運那樣美妙詩句般的醫書,還留存著蔡邕題寫的素竹之書。平原書架上的衣物無人認領,過客堂中飲食簡單。聽說這里閉門苦讀的有很多才俊之士,大家都瞻仰司馬相如般的賢才而心生仰慕。
部符:指朝廷的符命。軺車:輕便的馬車。
三寶:具體所指需結合上下文推測,可能是某種表彰之物。義閭:義門所在的里巷。
藥石:本指治病的藥物和砭石,這里可能借指有價值的書籍。靈運句:謝靈運的詩句,代指優美的詩文。
素筠:指竹子,這里可能指用竹子制成的書寫載體。蔡邕書:蔡邕的書法,蔡邕是東漢著名書法家。
平原架:可能指書院的書架。
下帷:原指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指閉門苦讀。
司馬、相如:指司馬相如,漢代著名文學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為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而作。華林書院是當時著名的家族書院,培養了眾多人才,在文化教育方面有重要影響。詩人可能是在聽聞或參觀書院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華林書院的文化氛圍和人才培養。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書院文化的繁榮。
曾侍鹓行步赤墀,入山正為怕人知。自慚不直百金伎,空有囊中藥不龜。
不入名山不世間,嗒然隱幾置遺編。身名瓦礫宜居后,人事蚊?任過前。抱樹蛻蟬司化運,隔窗風竹發真詮。未登道域終難罷,微管還須學測天。涉世已如入夢蝶,居身未作脫鞲鷹。自疑戾契終為病,欲學墨杘又不能。金老相逢知法器,慈公頗訝似禪僧。牛乎馬也從人喚,惟一迂儒是本稱。
駕鶴飛來白玉京,疏髯秀色自仙真。要看轉物天機密,更念居閒學力新。孔孟以來扶墜緒,羲黃向上屬誰人。雅知仁靜宜黃耇,仙谷煙霞不盡春。
春深處處有花妍,已覺春工興浩然。投曉憑欄枝上看,飄零贏得舞容翩。
舊知偏下石,遠避亦傷弓。留落周南眾,蕭條冀北空。萬言徒飾詐,雙淚卻由衷。王績何曾醉,劉蕡本不風。
柳太氈車動佩珂,芝泥新濕牡丹坡。芷蘭如樹日零落,鸞鳳得時方嘯歌。碧玉仍流晉祠水,舜華休誓解亭河。一隅縱滿澄清志,渾渾泡泡奈此何。
滕文國外西日斜,東望滄溟不見家。十里平蕪盡瑤樹,卻疑嶺上破梅花。
疑是孤山處士家,暗香浮動月初斜。千紅萬紫雖無數,獨領春魁是此花。湘江兩岸鷓鴣啼,翠袖天寒日又西。可是無人伴幽獨,紛紛桃李下成蹊。
暖風遲日杖藜輕,掛酒且閑行。山家桑拓,溪橋楊柳,隨處聽啼鶯。歸來笑撚花枝嗅,茶榻午煙清。禪房似水,香爐鵲尾,剛對凈名經。簫聲深巷月華剩,水到處,少人行。青漆門邊,丁香似雪,低照粉墻陰。共君側帽天街上,風露近三更。歸夢紅橋,琵琶畫舫,山影柳冥冥。
天外纖云盡,山巔望眼遙。平淮剪綠野,白塔界晴霄。客里風光異,吟邊物象驕。功名它日事,回首興蕭條。
幾度螺川擊客船,孟公投轄每拳拳。重來又認飛鴻跡,一慟驚聞化鶴年。遠道何時陳絮酒,高山此后息琴弦。不堪蹭蹬風塵日,哭到知音倍黯然。
仗下華清賜浴時,溫泉香膩洗凝脂。團花翠壁琉璃滑,狼藉珠璣醉不知。
一落風塵即厚顏。
何人金印漫垂腰,赤腳憐濃不解嬌。老去不因花妄想,沾泥柳絮似參寥。
山雷劃輾長空過,檐雨平添積水深。去住總關神物算,陰晴何與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