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沖卿喜雨偶成
萬里風隨快雨來,塵昏消伏旱光開。
物情濯熱參差喜,天意為仁容易回。
簾映薄寒燈有暈,窗含虛白麝成煤。
君侯雅有江湖興,蕭灑何須氣象催。
萬里風隨快雨來,塵昏消伏旱光開。
物情濯熱參差喜,天意為仁容易回。
簾映薄寒燈有暈,窗含虛白麝成煤。
君侯雅有江湖興,蕭灑何須氣象催。
萬里長風伴隨著急雨到來,塵埃消散,干旱的景象被打破。萬物在雨水中洗去炎熱,各自帶著欣喜,上天的仁愛之意似乎很容易回轉。窗簾上映著微寒,燈光有了光暈,窗戶透著白光,熏香燃成了灰燼。您向來有寄情江湖的興致,瀟灑自在又何須氣象的催促呢。
沖卿:即吳充,字沖卿,王安石友人。
塵昏:塵埃彌漫昏暗。
物情:萬物的情狀。
濯熱:洗去炎熱。
虛白:指月光或天光。
麝成煤:指麝香熏香燃盡成灰。
君侯:對吳充的尊稱。
江湖興:寄情江湖的興致。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在久旱逢雨后,王安石與友人吳充共賞雨景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平穩時期,詩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自然變化帶來的欣喜,借詩與友人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描寫喜雨帶來的變化和欣喜,突出了友人的瀟灑情懷。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王安石詩歌清新自然的一面。
鴉鵲爭催曉,寒生水面窗。鐘聲千萬戶,日影兩三幢。禦寇先明恥,興邦有不降。無愁前代事,吾欲用長江。
淵明膝上桐,一絲不肯掛。彈聲聒天地,無人知此話。謂琴只這是,世間何用弦。謂在有無中,其然豈其然。
正月維三,時逢望、花影周遭華屋。群賢欣畢至,有蝶窺筵啟,燕歸簾觸。大樸云巢,名園水繪,千畝瑯玕修竹。年年滄江臥,鎮呻吟膝抱,閉門茶熟。更相約鄰翁,布鞋芒杖,共鋤黃獨。相如詞賦速。遇年少、宏獎時推轂。早到處、弓衣爭繡,秀句蘭荃,每篇成、便驚凡目。舊夢金梁月,誰會得、白頭衷曲。羨先澤留江國。今古同慶,歡進兒孫蔬菽。夜長又還秉燭。
千樹武昌柳,春歸獨意君。詩將巴雨至,夢與楚江分。前敵飛書急,西憐遣使紛。遠交情已見,中國自能軍。
南渡人物中,第一數安石。經營江左民,成敗固先識。苻堅擁百萬,朝野總憂色。長驅不量德,在法真餌敵。談笑付兒輩,茲豈試一擲。捷至偶折屐,胸中未易測。議者謂矯情,妄意窺悃愊。
官為駿馬監,職帥羽林兒。兩綬藏不見,落花何處期?獵敲白玉鐙,怒袖紫金錘。田竇長留醉,蘇辛曲護岐。豪持出塞節,笑別遠山眉。捷報云臺賀,公卿拜壽卮。
煙浮翠靄,正縈紆秦路。道是雄關馬盤處。對仙人露掌,縹緲情懷,應識爾、愛聽玉泉飛雨。蓮花峰陡峙,百丈崖巉,不怕攜筇自來去。招月玩,把云囊,畫稿搜羅,縱一例、荊關摹取。為泰華、松風寫真真,好開卷神移,壯游留住。
自報防秋急,江淮舉目非。九州龍戰始,一姓蟹行肥。轉徙空都邑,流亡有等威。師勞倭亦敝,萬里合長圍。
松竹籠官道,牛羊食野田。岊山低送客,蕩水遠涵天。乍聽吳兒語,初逢傖父船。平生足未歷,聊以慰華顛。
掄才如百藥,治效各不同。儻能區別性,當聚和扁功。武德定亂后,諸公悉登庸。帝久知所長,未欲任巳聰。品題資確論,毫發無蔽蒙。三杰隆漢業,六英夾唐宗。無人可能國,我欲振古風。
宵旰元戎事,清流竟竊鉤。不聞誅少正,惟是赦諸州。慷慨田橫血,凄涼馬謖頭。前軍方轉戰,幕府隱譙周。
秾華朝露,今昔低徊,怨懷似說。畫角黃昏,青鐙黯淡愁萬疊。憶到斜日西山,付野煙微抹。寒食東風,斷腸芳草啼鴂。花外魂歸,問離情、甚時悽切。小簾搖曳,驚聽敲窗亂葉。可許今宵重夢,剩半弓殘月。偷理相思,鳳箋和淚盈篋。
我生豫章汭,游宦在京華。百粵非吾土,三吳亦爾家。客星嚴瀨釣,西子越溪紗。一洗眵昏眼,如乘上漢槎。
照乘復垂棘,固足為國寶。朝有宣力賢,愛惜莫草草。成湯昔在上,剪發救枯槁。念民不念已,頃刻動穹昊。太宗療功臣,亦本為民保。斷須疾其愈,大勝琮璧禱。
黨論舟中敵,縱橫媚寵多。眼穿回紇馬,淚盡洛陽駝。仆射元規麈,將軍越石戈。高光靈爽在,長護漢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