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常州東山亭二首 其二
閥閱崔嵬動四方,入門鸞鶴自成行。
青緺舊已臨佳郡,墨客新歸耀故鄉。
醉舞幾應摧屐齒,對棋正欲賭香囊。
階庭玉樹寒相照,更使東山逸氣長。
閥閱崔嵬動四方,入門鸞鶴自成行。
青緺舊已臨佳郡,墨客新歸耀故鄉。
醉舞幾應摧屐齒,對棋正欲賭香囊。
階庭玉樹寒相照,更使東山逸氣長。
這家族門第顯赫聲名震動四方,走進門來就見賢才如鸞鶴成行。您昔日就已身著青綬治理佳郡,如今文人歸來榮耀了故鄉。醉中起舞幾乎要把屐齒折斷,對棋時正想著賭個香囊。階前庭院中的玉樹在寒夜相互映照,更讓東山的逸氣悠長。
閥閱:指門第、家世。
鸞鶴:常用來比喻賢才。
青緺:青色的印綬,借指官員。
摧屐齒:用東晉謝安典故,謝安得知淝水之戰捷報時,強作鎮定,下臺階時把屐齒折斷。
賭香囊:用晉人謝玄好佩紫羅香囊,謝安與他賭香囊并贏來燒掉的典故。
玉樹:比喻優秀子弟。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為贊美常州東山亭主人的門第、才華和生活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注重門第和文化,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主人的敬意與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東山亭主人家族的顯赫與高雅生活。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的社交文化和詩歌創作風格。
六年蹤跡未曾停,冒走風塵每見星。
按節敢辭灘路惡,看山直入灌陽青。
竹籬茅舍千門月,石徑溪橋幾處亭。
但得客身長是健,瘴鄉雖久不妨經。
霓裳弄月。冰肌不受人間熱。分明密露枝枝結。碧樹珊瑚,容易與君折。
玉環舊事誰能說。迢迢驛路香風徹。故人莫恨東南別。不寄梅花,千里寄紅雪。
昆明度法語,
滇海論新禪。
萬里雖云遠,
金經自有傳。
一口囊盛四百峰,翠林香霧春冥濛。低頭笑問長髯老,何處方壺有路通。
千仞飛云只手拿,采鸞停處是仙家。青牛騎過鐵橋去,踏碎璚瑤一路花。
宮里妒娥眉,十載辭君去。
翠袖怯天寒,修竹無人處。
今日近君家,望極香車騖。
一水是紅墻,有恨無由語。
五月榴花滿徑芳,
驪歌一曲斷人腸。
勸君莫忘殷勤意,
明日懸帆即異鄉。
書君懸針垂露之,奇篆寫君離鸞別鶴之悲吟。忠魂縹緲去已久,但有貞珉一片知君心。
當年此石誠非偶,滃郁春云落君手。用之愈久德愈全,合伴書窗為益友。
鴉咋嶺,鬼門關,孑然書劍來猺蠻。山魈猙獰伏洞里,巨蟒睒睗懸林間。硯乎辛苦定同歷,幸不棄置埋榛菅。
不然軍中時草檄,擲筆懸空飛霹靂。丹心耿耿長不磨,愿與東南支半壁。
頹城一角陰云愁,日影慘淡悲清秋。奇才豈僅屈宋并,毅魄直同張許游。
片石猶存豈君意,悔不烽塵遭破碎。硯池點點浮青痕,尚似憂時賈生淚。
橋亭字,墨妙碑,此硯與之應并垂。忽憶舊時好琴癖,畫有同嗜安能一一搜剔全無遺。
我來摩挲看款識,閑對遺蹤思往事。洗處曾來虞苑游,捧時定合青琴侍。
君今騎鶴歸太虛。硯亦轉徙經燕吳,愿祈六丁下攝取,永鎮朱明洞府神仙都。
誰把鸞刀割紫云。凝脂膚滑掌中身。武陵一片古時春。
繡畔云屏花有態,帳前露布草無聲。蛾眉燕頷總銷魂。
?懆秋風走十科,
秦淮曾共酒杯多。
今宵月色依然好,
可奈方干已老何。
虹園花木倚云栽,
芍藥含紅半未開。
惆悵清和晴復雨,
幾番辜負好樓臺。
野景入時務,東風斸滿鋤。笛聲牛出后,酒味燕來初。
谷種天心在,桑枝帝澤馀。紅塵幾飛鞚,肯信有農書。
農圃誰言與世違,韶華正恐屬柴扉。天機花外聞幽哢,野色牛邊睨落暉。
膏雨平分秧水白,光風小聚藥苗肥。行歌隱隱前村暖,忽省深山有蕨薇。
此老居山豈為耕,外人剛道一廛氓。延年合藥仙方古,永日橫經易學明。
放犢徑中苔任滿,種魚池底水教平。喜聞早遂農家愿,南畝東阡頗有成。
養得黃雞啄黍秋,釀成白酒釅如油。稻畦穫了須回棹,詩卷評來只倚樓。
會見晨星初落落,何妨暮景盡休休。瓦盆已老兒孫長,爾汝偷閒取次謀。
夙學誰知子,源流務所滋。
風騷追五柳,禪寂擬長髭。
桂魄元昭晰,浮云自蔽虧。
險夷終一節,吾以古為師。
割盡還生,拔馀不死,只有春來芳草。含煙襯碧,帶雨浮青,消盡三冬枯槁。
何事萋萋滿庭,惹蘚縈苔,更無分曉。盡教它生意,濃添羅襪,不曾輕到。
還又向、斜日樓頭,浮云檻外,遙望晴痕一道。花驄去后,油壁來時,今古離愁多少。
試問長亭短亭,芳意年年,幾時才了。只愁它、綠遍天涯,不管閑庭人老。
方舟遠行邁,命旅將何之。
姑蘇別所欽,秣陵以為期。
客路忽改月,涉江悵暌離。
汀葭夕已靡,沙鴇晨仍饑。
淮南春尚寒,崩騰號驚飔。
蘆岸不可溯,回艫纜洲陭。
煙中極千里,南北悲渺瀰。
游吳謝東楫,歌郢弦南詩。
行子念故人,一寄風波辭。
跬步吾阻隔,伏枕空凄其。
石尤會吾意,榜枻酬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