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濟川知漢州二首 其二
千騎擁朱轓,青霞晝繡還。
復尋題柱跡,重過棄??關。
曉棧流云濕,秋湖脫葉殷。
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千騎擁朱轓,青霞晝繡還。
復尋題柱跡,重過棄??關。
曉棧流云濕,秋湖脫葉殷。
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眾多人馬簇擁著你乘坐的朱輪車,你榮耀地回到故鄉。你會再次尋訪司馬相如題柱的遺跡,重新經過終軍棄??的關卡。清晨棧道上流動的云霧潮濕,秋日湖水中掉落的樹葉紅得鮮艷。你長久游歷如今終于得志,真無愧于這大好江山。
千騎:形容跟隨的人馬眾多。
朱轓:古代高官所乘的車,車兩側有紅色屏障。
晝繡:指富貴還鄉。
題柱跡:司馬相如未發跡時過升仙橋,曾在橋柱上題‘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棄??關:終軍入關時,棄繻(古時用帛制的出入關卡憑證)于關吏,表示志在四方。
殷:紅黑色,這里指樹葉顏色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應是友人濟川前往漢州赴任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友人得到任用,詩人對其表示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突出了友人榮耀歸鄉、仕途得意的特點。詩中用典自然,景色描寫生動,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送別詩中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不到君家已十霜,種來修竹倚云長。月明滿地蕭蕭影,想見幽人詠晚涼。
洞中流水五芝肥,鶴上仙人萬里歸。海月伴殘丹灶火,天風吹動繡云衣。焚香秘室招王遠,躡屐名山訪子微。聞道長生有真訣,我從何處叩巖扉。
達摩西來長子孫,不徒無諍且無言。后來鼻孔撩天漢,有眼何嘗看世尊。
饞心才說齒生津,風味雖嚴恐未醇。莫倚調羹全待汝,世間還有皺眉人。
破店無雞報五更,只將夢覺當雞鳴。匆匆上卻籃輿了,隔壁人家政睡聲。
有松有松枝不直,三盤九曲在高石。野山荒嶺人不來,唯有飆風是相識。
扣門驚睡云霞曉,洗手開緘日月新。莫笑土床空耐冷,薇垣又借一番春。
身如倦鳥欲歸去,盟與白鷗真復寒。更把后湖風月句,著官仍對吏書看。
豫章諸郡徹胡笳,閩海猶然天一涯。三月風光臨上巳,兩京消息隔中華。登城預想魚麗陣,入幕誰為燕子家。世味不知如此惡,且將清況試新茶。
叟也胸中天地寬,云煙袞袞出毫端。如何萬里經行處,不費晴窗半日看。詩酒漂零自在身,吳檣楚柂往來頻。拂開數匹臨川紙,一一江山是故人。飄然云鶴老江湖,匠出煙波絕世無。一見昏眸為渠豁,半生空掛輞川圖。
漢武樓船起秋風,錦纜歌壯縛蛟龍。綽約處子神仙宅,今望磽確土山赤。千里汾河絕溭淢,三晉女兒失顏色。溪壑坼割蓬梗老,更無入塞雁聲叫。行人愁仰穹冥黦,古道碧楊煙塵沒,誰信炭中盡白骨。可憐霍泉空自清,旗牙舞若招妖旌,狐裘蒙茸獨能行。涘涯之水難盈掬,天其不教洗其黷,榴紅片片濕雨足。
雨馀石髓漏云根,嫩碧粼粼漾淺春。不是天臺石橋路,胡麻飯糝避秦人。
狗彘皆人食,衣冠半繭絲。君無尤旱魃,民已失春時。考未陽城署,都非孔距為。如何饑饉故,獨使旰宵思。
重華冀北再開天,益佐山林涉大川。四岳受成方貢日,三邊仰給縣官年。黃金不及堤形壯,白馬長隨練影懸。轉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兩朝偏。
江上樓成記鶴來,鶴飛江外幾徘徊。仙人不作臨皋夢,游子新從洛下回。天末遠風傳嘹亮,竹間斜月見毰毸。何時重續城南會,高詠南飛送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