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運使舍人北園餞別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關見寄
驪駒北上雪孱顏,韊矢前驅度漢關。
僧室松杉清照眼,驛亭煙火迥依山。
馬銜邊草枯猶瘦,鴈怯胡云冷未還。
賤子不須回首問,鬢毛蕭颯簿書間。
驪駒北上雪孱顏,韊矢前驅度漢關。
僧室松杉清照眼,驛亭煙火迥依山。
馬銜邊草枯猶瘦,鴈怯胡云冷未還。
賤子不須回首問,鬢毛蕭颯簿書間。
遠行的驪駒向北進發,白雪連綿起伏,帶著箭囊的人在前面開路,越過邊關。僧舍旁的松杉清新悅目,驛亭的煙火遠遠地依傍著山巒。馬啃著邊地干枯的草,顯得更加瘦弱,大雁害怕北方寒冷的云氣,還未歸來。我這微賤之人不必回頭詢問,只能在繁瑣的文書間消磨時光,兩鬢已稀疏斑白。
驪駒:指遠行的馬。
孱顏:形容山勢高峻,這里形容雪連綿起伏。
韊矢:盛箭的器具,這里指帶著箭囊。
漢關:邊關。
迥:遠。
賤子:作者自謙之詞。
蕭颯:稀疏、衰落的樣子。
簿書:指官府的文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與運使舍人在北園餞別后,友人遠行途中寄詩,詩人進行和詩。當時可能處于邊疆地區,社會環境或許因邊疆局勢而略顯緊張,詩人可能在邊地任職,處理公務,心境既有對友人的牽掛,也有自身在繁瑣事務中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友人遠行途中的見聞,抒發自身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生動描繪邊地景象。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邊地生活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寥落春城物色荒,況堪寒雨薄衣裳。時危離別心渾醉,路遠懷思夢倍長。賈誼論高仍見屈,禰衡才俊莫教狂。秋風肯負華川約,為子開尊舉十觴。
夙正衣冠坐講堂,載歌棫樸興洋洋。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風行六館涼。野馬蕩回周禮樂,春蠶繅就漢文章。陶镕自愧渾無術,校閱寧辭累日忙。
太原城下屹行宮,云樹籠蔥掩碧空。鐵馬無聲汾水急,滿天風雨泣英雄。
疏槐細柳中,涼占一枝風。蛻出形猶弱,驚飛響未終。雨來林館靜,日下驛門空。離管尊前發,凄涼調正同。
謫宦商于又解梁,二年不見赭袍光。重來班列雖疏遠,祝壽情深淚數行。
歷落風塵意氣孤,即看人世滿窮途。寧因久客輕彈鋏,縱得微官忍濫竽。家遠并州成故國,身閒魏闕有江湖。相逢未少衣冠態,且向城南伴酒徒。
春寒無可奈,愁思入韶華。更落瑤臺雪,還添上苑花。凝妝聊傅粉,待暈始成霞。試汎山陰棹,東風滿若邪。
青青楊柳陌,之子晨巾車。去鄉不云苦,攬轡馳復驅。嚴君守名郡,長懷音問疏。再拜問起居,千里歡有馀。綵衣捧綠酒,紫袍映白須。上言尚書軍,聲振東南隅。下言太夫人,年高色敷腴。我雖邑子賤,問信抱區區。官寮展良覿,見子文采殊。定云渥洼水,生此汗血駒。故家三槐樹,功名遂良圖。愿言慎徒旅,令德忠孝俱。
莫家種樸堂之前,人家與樹相為年。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圍猶郁然。望如車蓋臨綺川,張空黛色凌蒼煙。危柯垂地雷雨妒,斮皮露心螻蟻穿。屢逃兵火合靈怪,曲赦樵斧誰夤緣。雖然所托在竹地,似此愛護寧非天。天嘗戲赭不為病,與家同衰即同盛。侍郎狼狽以官敗,大類犧尊災木性。兒孫奕葉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陰。人于門第望喬木,我羨根柢生詞林。嗚呼此家此樹不易得,李宿應須自封殖。作圖還儗角弓篇,放筆為君三嘆息。
枕流漱石豁煩襟,日月容光實照臨。御筆曾題田氏宅,王門莫聽戴逵琴。明經教子傳家學,買宅租田罄橐金。壽格期頤能有幾,垂垂白發送光陰。
芙蓉小苑凋芳樹。曾送春歸去。樹行新雁過瀟湘,不見衡門何處。屋梁落月,涼風天末,此意渾難住。片時枕上江南路。殘夢何時續。憑君莫問漢宮秋,滿目銷魂,焦土洞庭,木葉蒼梧,愁色盡入黃昏雨。
車匿戊寅居皖城,楊柳春風春鳥鳴。無那杏花落如雨,杜門乳書金剛經。司馬此時定豫楚,欃槍夜落飛狼星。門外兒童語異事,宿松縣解流賊至。四為男子一婦人,娥眉雙蹙青絲墜。所由擁婦入睇予,衣衫肣薄形憔悴。垂肩見人不舉頭,浴淚如海非春愁。問家何方經賊虜,欲言不言聲悲柔。傍人催促至三四,雙目頻頻視所由。漸言家住南陽府,丈夫姓焦事農圃。賊過黃池是去年,知殺丈夫與吾父。妾命狼藉萬死中,鞭捶戮辱回回股。如今賊敗走四方,去冬窮蹙潛山藏。此日身口不相顧,步步棄婦大道傍。同行五人皆非賊,游兵虛落梨花鎗。傳聞光山舞陽捷,一夜疾風掃黃葉。斬馘大半是陜西,往歲報功多逼脅。若使乘時盡肅清,數月平原無馬獵。車匿聞之發長嘆,圣人興邦自多難。因思賊起丁卯年,天下破殘止過半。總然往世造惡因,不生承平生喪亂。世間最苦是女子,容易悲啼難歡喜。亂離婦女散彩云,無限官家擄為婢。迂儒動輒責伊人,何不守貞烈烈死。女子夙世造業深,生死根本起于淫。情癡一日甚一日,惟想愈升情愈沉。倘思修道求解脫,早悟三界惟一心。君不見焦家阿婦夫已剮,強賊寧容伊守寡。自從冬月擄到今,悲歡且辨真與假。諸如此類千萬人,獨我見一田二姐。
自來南塞服樵斤,解困調神賴此君。吟骨頻澆消積郁,蓬心久瀹有微芬。龍拿蟻斗休多問,萍泊絮飄何足云。靈卉三甌通百竅,詩情陡覺欲干云。
上人乘興到杭州,飛錫逍遙物外游。結社有人邀惠遠,題詩是處謁湯休。山深月白猿聲夜,湖闊風高木葉秋。若訪炬公天竺里,草堂應作數宵留。
恨余未識茅君面,喜得茅山道士書。燈外雨聲那厭聽,風前石發豈堪梳。碧窗云氣寒生楮,清室丹珠夜繞廚。夢到層臺夜披卷,桂林風動月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