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樓
使君有書癖,記覽浩無涯。
況此孤樓迥,端無外物嘩。
橫肱欹曲幾,搔首落烏紗。
此趣人誰識,長吟窗日斜。
使君有書癖,記覽浩無涯。
況此孤樓迥,端無外物嘩。
橫肱欹曲幾,搔首落烏紗。
此趣人誰識,長吟窗日斜。
使君有喜愛藏書的癖好,讀書的見識極為廣博。何況這孤獨的高樓遠離塵世,完全沒有外界的喧囂。使君橫放著手臂斜靠在彎曲的幾案上,撓著頭烏紗帽都掉落了。這種樂趣有誰能理解呢,只能在窗邊一直吟詩直到太陽西斜。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記覽:讀書和記憶。浩無涯:形容知識廣博,沒有邊際。
迥:遠,這里指樓遠離塵世。
端:確實,真的。外物嘩:外界的喧鬧聲。
橫肱:橫放著手臂。欹:斜靠。曲幾:彎曲的幾案。
搔首:撓頭。烏紗:烏紗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使君有閑暇沉浸于讀書。詩人可能是在拜訪使君書樓時,看到使君癡迷讀書的情景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使君對讀書的熱愛和享受讀書的樂趣。其特點是通過細節刻畫使君形象,營造出寧靜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讀書生活的追求和感悟。
當日客星今底處,化成臺輔柄璇霄。蠻丁誦吏部,沙戶知退之。
關塞長,關塞長,引弓鳴鏑秋草黃。臨交河,望金微,風吹沙作浮云飛。詔期門,馳羽書,韋韝索辮辭穹廬。惟職方,貫利同,輶軒駊騀川原中。撫長劍,行路難,有何者鳥菀于弁。搏雕虎,接飛猱,登頓濡跡安足勞。徵九賦,賚三軍,?驄父馬徠如云。建華眊,遏奔鯨,奏鐃旋鐲邦國寧。
天許吾儕翰墨香,當春秋色絢柴桑。故遲黃菊示高節,不令紅梅冠眾芳。三絕才名騰百口,一年佳紙費千張。瓊瑤屢惠詩緣結,尤勝當年選佛場。
七珍八寶任君需,三物從來的是無。若向無中拈得出,不須見佛問何如。
詩聲還共宦聲清,墓繞紫云山作屏。想見翰林高宅第,南書院里舊書生。
草閣春云薄,危墻澹日斜。荒林容噪鵲,廢沼亂鳴蛙。苔綠溪邊樹,池開巖畔花。頹然丘壑里,是處足煙霞。
據虎頭,收虎尾。未見其人,第一句下明宗旨。嘗聞其語,踢起便行,白云萬里。
離別一何久,漂流不記年。昔君猶壯歲,今我亦華鬋。隔闊疑如夢,從容喜欲顛。弟兄能有幾,及此對床眠。
兩歲平分半送迎,夜闌白發對燈青。顏如庭雪消多許,愁似爐煙疊幾層。花旖施,酒懵騰,醉時還作暫時醒。人間難了悲歡事,舊去新來盡此生。
別意何如紙上禽,一飛一宿本同林。憑君折取伶倫管,吹作陽和睍睆音。
何處尋春得老遲,江南還有牡丹期。可知邵子曾吟后,也到而今坐看時。無極分明容我眼,太湖傾倒放公卮。人間且問花真妙,千古能言更幾詩。
拭卻韋編塵,衣冠對古人。著來皆肺腑,道破益精神。把斧樵珠玉,恢綱網鳳麟。擬將半尺帚,匝地掃荊蓁。
未必終如此,功名自有時。海云千里闊,林月五更悲。愛子能相見,愁予是別離。古人裘破后,此段竟誰知。
匍匐靈山玉女峰,暮春微雨吊蕭紅。遺容不似墳疑錯,碑字大書墨尚濃。生死場剽起時懦,英雄樹挺有君風。西京舊影翩翩在,側帽單衫鬢小蓬。流離東北兵戈際,轉徙西南炮火中。天下文章幾兒女,一生爭戰與初終。狼牙嚙敵詩心蠱,虎膽修書劍氣虹。蔣敗降倭均未見,恨君生死太匆匆。奇才末世例奇窮,小病因循秋復冬。光線無錢窺子外,文章增命到紅中。太平洋戰軒窗震,香港人逃碗甑空。天地古今此遙夜,一星黯落海嵎東。聞近彌留絮語中,一刊期與故人同。悠悠此恨誠終古,渺渺予懷忽廿冬。淺水灣頭千頃浪,五羊城外四山風。年年虎吼龍吟處,似以新篇傲我儂。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