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推官赴邠州 其三
驕虜已歸計,圣朝方寢兵。
時聞候火入,非復塞塵驚。
秋嶺無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窮西海路,辛苦學甘英。
驕虜已歸計,圣朝方寢兵。
時聞候火入,非復塞塵驚。
秋嶺無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窮西海路,辛苦學甘英。
驕橫的敵人已經有了歸降的打算,圣明的朝廷正停止戰爭。不時聽聞偵察的烽火傳來消息,不再有邊塞塵土揚起讓人驚恐。秋天山嶺沒有北方敵人南侵,春天田野可盡情向北耕種。不要再去窮盡那遙遠的西海之路,不必辛苦地去學甘英。
驕虜:驕橫的敵人。
寢兵:停止戰爭。
候火:偵察的烽火。
南牧:指北方游牧民族南侵。
恣:盡情。
甘英:東漢人,曾奉命出使大秦(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而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邊塞局勢緩和,朝廷與北方敵人關系有所改善,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和平的看法。
此詩主旨是贊美和平,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邊塞和平景象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銅街陌柳條條翠,
金谷園花片片燃。
憂國囊封豈是疏,
有才無命信何如。
風回冊府三山遠,
星殞郎墻一位虛。
賈誼自傷終太傅,
薛收若在必中書。
哀哉埋玉今何地,
卻返當年處士廬。
靈鳥能言避網羅,山林深處占高柯。雕盤縱有黃金粒,不肯飛來奈爾何。
巧語從來眾不堪,參軍門下被傷殘。山林不用人調舌,終日諵諵卻自安。
漢兵到處虜如崩,
萬馬黃河曉蹴冰。
直掃幽燕搗遼沈,
昌平再告十三陵。
蜮含沙射影,鱷以尾勾人。
不是妾饒舌,愿言君愛身。
書生祿有籍,造物費亦省。顏回一簞食,不得盡晚景。
頭陀全盛時,
宮殿梯空級。
城中望金碧,
云外僧??。
人亡經禪盡,
屋破龍象泣。
惟有簡棲碑,
文字巋然立。
國有謀臣鄰寢釁,
貪人敗類乘僥幸。
秦穆悔過著圣經,
皤皤黃發實邦榮。
入朝見嫉入宮妒,
殃及黎民終弗寤。
善善不用笑郭公,
仁賢雖在國虛空。
溪北曰富登,溪南曰富代。
其西曰澤富,富固人所愛。
民貧今已極,名實殊不對。
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
初春此日晴,庭院斗紗燈。
柳眼微微動,花神隱隱生。
淡云山外迥,新鳥葉間鳴。
漸喜干戈息,笙歌對酒聲。
黃蜀葵開收宿雨,
紫桑椹熟囀新禽。
看花弄水非無事,
猶勝紛紛別用心。
十日發不梳,五日面不靧。
久病臥荒村,秋深積陰晦。
體弱殊畏冷,破衲已可愛。
晚晴秋更佳,山色遙如黛。
我當拭幾塵,推窗坐相對。
巷口東風吹酒旗
老人也惜早春時
雨來三日泥沒踝
過盡梅花渾不知
山中夜來雨,春水拍天浮。野航高過屋,系在樹梢頭。紫煙浮碧虛,爐峰幾千丈。欲持一瓣香,安得仙人掌。仙人鍊丹處,云是杜光庭。手持青玉琯,月下喚龍聽。西山送夕陽,東山迎素月。一百八聲鐘,迎送何時歇。龍噓石氣浮,空翠不曾收。松徑朝朝雨,蘿窗夜夜秋。戴笠出東郊,白云如海濤。前村風雨急,溪水晚來高。聞道浮丘伯,甘峰看瀑飛。手翻銀漢水,隨手落珠璣。蓬萊巨鰲簪,此立向天外。仙人招我來,飛空振環佩。
九日云濃撥未開,黃花從此不須栽。多情恐負龍山約,猶遣青州從事來。
滿城風雨菊初開,知是東君著意栽。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來。
遙望匡廬紫氣開,芙蓉天畔倚云栽。重陽不盡登高興,飛上千峰歸去來。
塵世難逢笑口開,菊花須趁此時栽。西風且莫頻吹盡,恐有東籬舊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