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傅挽歌二首 其二
裴回游內禁,密勿贊鴻樞。
陰德加民物,清名服士夫。
天方遺一老,星忽隕三吳。
疑從龍髯去,乘云在帝都。
裴回游內禁,密勿贊鴻樞。
陰德加民物,清名服士夫。
天方遺一老,星忽隕三吳。
疑從龍髯去,乘云在帝都。
您曾在宮廷內徘徊任職,勤勉地輔佐國家中樞。您積陰德惠及百姓萬物,清正的名聲讓士大夫們敬服。上天正想留下您這位元老,可星辰卻忽然在三吳之地隕落。我懷疑您是像追隨黃帝龍髯那樣,乘云前往了帝都天庭。
裴回:同“徘徊”,這里指在宮廷內任職。
密勿:勤勉努力。
贊:輔佐。
鴻樞:國家重要的中樞機構。
陰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民物:百姓和萬物。
遺一老:留下一位元老,指上天想讓胡太傅長壽。
三吳:古地區名,這里指胡太傅去世之地。
龍髯: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民想追隨,便抓住龍的胡須,后以“龍髯”比喻追隨帝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胡太傅應是一位在朝廷有重要地位的官員,詩人在其去世后創作此挽歌。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時期,胡太傅在朝廷的貢獻得到眾人認可,詩人出于對他的敬重和惋惜而作此詩。
這首挽歌主旨是悼念胡太傅,突出他在朝廷的功績、品德和影響力。特點是語言典雅,意象運用巧妙,通過象征和用典等手法,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哀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挽歌這一文學體裁對逝者的紀念功能。
野梅爭吐寒江外,吟廬霧開清曉。花徑通幽,虹橋引渡,難滌古今愁抱。殘燈半槁。想去國衣冠,浣溪鱗爪。觸目凄涼,恨無香篆案邊繞。低回苔院記省,更逢人前夕,尋春先到。夢慣家山,身猶寄旅,雁過南天多少。揚鞭側帽。看漫卷詩書,冶情漁釣。陌上花開,盼儂歸去早。
朱轓皂蓋有行期,暮景無情惜別離。枕疾半旬乖語笑,急風吹雨淚垂垂。南憩番禺北抵燕,片帆西上駐荊門。平生不作東甌夢,荔子丹時念灌園。
黃公偶園公,綺里并角里。一出秦庭中,共入商山里。白云臥丘壑,紫芝歌川汜。漢氏求羽翼,冥鴻復來止。前壽皓發翁,轉移赤帝子。
架上白鸚鵡,窗前綠牡丹。何如航海客,親至落伽還。
諸天神力舊斑斕,金粉樓臺照水寒。高樹斜陽白云寂,剩將王氣壁間看。
蝦??,叩頭莫語人聞聲,揚州蝦蜆忽得便。腥臊臭穢逐我行,我身化作青泥坑。
翼沼闌干曲,依沙石幾叢。新荷分水碧,初葉擬花紅。最愛古榕下,蕭條寒食風。曉來加敝缊,吟盡畫橋中。
滿路噴天香,獨步金粟嶺。試問中書君,何如月中景。
散走青蛇蔓,陰宜野鴨沙。溪翁三百歲,幾食并頭瓜。
大山復小山,連綿何茫茫。深崖更尖峰,古色何蒼蒼。野田千頃綠,何處是長江。長江田際外,水大如星光。
平生翰苑詩書腹,此日野人藜莧腸。金谷萍齏殊可厭,蕪亭麥飯略相當。煎湯未用呼鶯粟,貯廩惟堪與鶴糧。若說菜根風味好,小園多有不須行。
孤山與梁益,晦顯亦何殊。梅鶴非忘世,馬牛可運租。冬青誰麥飯,漢賊費吁謨。心跡隆中并,高風處士逋。
萬國仰神京。禮樂縱橫。蔥蔥佳氣鎖龍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會簪纓。九陌六街平。萬國充盈。青樓弦管酒如澠。別有隋堤煙柳暮,千古含情。
更聞宴盛樂群賓,緩帶還尋大雅人。數載夢魂知我倦,一生肝膽愛君真。轅門日靜秋聲闊,古驛花開瑞色頻。洙泗源頭最深處,連陽一鎮見芳樽。
薄田在何許,蔚彼山之阿。瘠土何磽確,五侯空嵯峨。盛夏霖潦集,溪澗成江河。圩岸善崩塌,修筑為力多。力多不足惜,歲晏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