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推官赴邠州 其一
形便豳公國,旌旗擁將壇。
秦云低落日,塞樹怯春寒。
草檄無留思,投壺不廢歡。
還應笑黃卷,寂寂守儒官。
形便豳公國,旌旗擁將壇。
秦云低落日,塞樹怯春寒。
草檄無留思,投壺不廢歡。
還應笑黃卷,寂寂守儒官。
邠州地勢優越,是古豳國之地,軍旗簇擁著將壇。秦地的云彩伴著落日低垂,邊塞的樹木似乎畏懼著春寒。你起草檄文時才思敏捷,毫無停滯,投壺游戲也不耽誤歡樂。你應該會嘲笑那些只知埋頭苦讀黃卷,寂寞地守著儒官之位的人。
形便:地勢優越。豳(bīn)公國:邠州古為豳國之地。
將壇:點將的高臺,這里指軍隊的指揮中心。
草檄:起草聲討敵人的文書。留思:思索停滯。
投壺:古代宴會時的一種游戲。
黃卷:指書籍,古時用黃蘗染紙以防蟲蛀,紙色黃,故稱。
儒官:掌管文化教育的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鄭推官要前往邠州任職,邠州地處邊塞,軍事地位重要。詩人可能是為表達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和對其任職的鼓勵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邠州任職。其特點是將邊塞風光與友人形象相結合,展現出友人的才能與風采。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送別詩中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表達。
天地無情處,青林不動時。
扇車熱爐鞴,竹簟煖琉璃。
蟬喘煙生樹,蚊饕汗浹肌。
不知秋后鬢,留得幾莖絲。
靜地獨登臨,虛閑稱此心。
猿聲過木少,花影入池深。
春殿依殘日,晴煙散遠林。
因思南岳寺,長起石床吟。
圓塔嵯峨迦利膩,
周廊繞遍摘菩提。
此是楞迦說心處,
道場悄悄佛鐙凄。
五載龍蟠虎踞間,
峰頭日月望狼山。
歸來筋力猶強健,
野屐登臨莫厭艱。
東野窮不徹,五十得一官。
行吟狎簿書,出郭不整冠。
咸池三百篇,風景擢古肝。
或言層冰清,亦謂萬松乾。
我疑蒼龍精,颯颯照匣寒。
辦一枝藤,蠟一雙屐,縱步翠微深處。無限芳心,付與蜂媒蝶侶。紅堆里、杏臉勻妝,翠圍外、柳腰嬌舞。有吟翁、熱惱心腸,肯拈出、美成佳句。
九十光陰箭過,趁取芳晴追逐,春風杖屨。消得幾番,風和雨、春歸去。悵鶯老、對景多愁,倩燕語、苦留難住。秋千影里送斜陽,梨花深院宇。
八年不看臺南月,獨上高樓自放歌。盈缺匆匆愁里過,一輪還照舊山河。
塞北江南月有情,聽歌載酒月中行。天津橋上還相憶,靜對姮娥坐到明。
木犀花發透層霄,隔院笙歌未寂寥。更喜團圓簾外月,清尊清話度清宵。
絲竹中年百不宜,況逢佳節苦無詩。紙屏獨倚秋光冷,奪餅紛紛看小兒。
詞林鳥歸鳳,千載想斯人。
恩向汾陽重,情連云夢親。
少陵非匹敵,小謝契精神。
甚矣吾衰也,時無賀季真。
空然對遺像,文采映千春。
作客楚天遠,同官粵嶠邊。獨憐葭倚玉,報最政聞弦。漁火明深夜,江村起暮煙。海天家何處,云物總凄然。
暫停東楚轡,更溯北流江。草色迷孤嶼,清光接大邦。石壕無橫吏,村落少驚尨。夾岸汀花發,遙遙送去艭。
離年稠似發,契義重于山。不計命窮達,猶移書往還。
匽藩新位貌,聞燕舊辭顏。勘破詩文處,吾其得訂頑。
直鉤追古道,方鑿背時風。得不坐三黜,曾何銜五窮。
物情難復獲,天理窒斯通。李絳鶚書里,能無孟李同。
拂曉呼兒去采樵,
祝妻早辦午炊燒。
日斜枵腹歸家看,
尚有生枝炙未焦。
小者結搴柵,大者筑堡城。
十百聯為一,比里室家寧。
耰鋤铦鉤戟,隴畝安耕耘。
此語吾非妄,古之民皆兵。
梁間雙燕宿。回身守空屋。那堪夢斷風搖竹。春來發曲局。春來發曲局。
綠窗幾扇,湘簾一幅。盡日伴人幽獨。黃昏不覺愁伊郁。夜長空秉燭。夜長空秉燭。
太湖西來天目源,七十二溪波濤奔。震蕩有時溢原野,未聞浩瀚迷乾坤。
五月稻秧齊插蒔,三旬霖雨水澎濞。方憂漏天移澤國,忽駭狂瀾卷平地。
颶風猛發神鬼愁,火龍擲火驅潮頭。漂砂礐石失垠岸,發屋拔樹蟠蛟虬。
聲如列缺斗霹靂,勢如共工傾不周。乘陵城郭塔欲倒,千廬萬灶皆洪流。
巨浪翻騰高屋過,大魚撥剌平衢游。更憐人畜死無數,浮轊塞港漂難求。
百歲老翁驚嘆久,此災《邑志》從未有。乘船入市何足云,地軸翻天浸星斗。
我時惶遽無竄逃,急上高樓守簍藪。竟日魚釜無炊煙,澆愁何處沽村酒。
變不虛生豈偶然,撫時感事心欲嘔。盛朝蠲賑久不聞,長吏敲搒肯停否。
欲訴真宰天茫茫,九關虎豹猙獰守。吁嗟蒼生爾奈何,但見號咷走童叟。
跣足登■確,支頤對孱顏。
竹間暗水咽,巖際棲云閒。
花氣襲幽壑,嵐光生遠山。
少文應識此,勝處相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