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 其一
儒業金華貴,歸心白鶴孤。
江山依舊在,軒冕向來無。
嘯詠誰當共,登臨未索扶。
浩然知此樂,迥與世人殊。
儒業金華貴,歸心白鶴孤。
江山依舊在,軒冕向來無。
嘯詠誰當共,登臨未索扶。
浩然知此樂,迥與世人殊。
從事儒業如在金華殿般高貴,你歸鄉之心如孤飛的白鶴。江山依舊和從前一樣,而官位權勢向來就不重要。你吟詩長嘯有誰能與你相伴,登山臨水也無需人攙扶。你能領悟這曠達的樂趣,和世間之人截然不同。
儒業:儒家的學業。金華:指金華殿,漢宮殿名,這里借指儒業的高貴。
軒冕: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祿。
嘯詠:長嘯吟詠。
浩然:曠達豪邁的樣子。
迥:遠,差別大。
此詩可能創作于友人李益之侍郎辭官歸廬山之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逐名利的風氣,而李益之選擇回歸自然,詩人對此表示理解和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辭官歸鄉的選擇,突出其不慕名利、追求自由曠達的品質。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一身供世用,六月赴官忙。當此炎天熱,知君心地涼。吏能師卓魯,縣界接瀟湘。試飲瀏陽水,清清滋味長。瀏陽誰謂小,桑柘萬家春。遠宦逢知己,推心在惠民。速宜還縣債,聞早綴朝紳。說與諸公道,方巖后有人。
一方湘竹臥春陰,數卷唐詩醒老心。俗客不來山宇靜,新鶯啼入杏花深。
春光漸老,花事半殘,忽又落紅飛起。蜀魄聲嘶,柳色白門濃未。問龍蛇、底事爭閑氣。怕大地、狐鳴鹿逐,長留赧黛難洗。各有鷗盟契。曾攜手悲歌,碧云宮里。渚照溫犀,竟露怪頭妖尾。莽摶風、誰解顛鷂意。縱說得、千鈞一發,奈頻來萋斐。
十二長虹碧漢通,鞭絲帽影借匆匆。好風為掃塵沙去,收拾湖光到眼中。
三代幽偏地,秦時右北平。川原綿大陸,形勝借堅城。晴日初迎輦,春風暗拂旌。龍山遙入目,縹緲白云橫。
自笑平生半點癡,觀河羞見鬢如絲。亂雜始識承平樂,少壯何知老大悲。避世桃源彭澤記,感時天寶杜陵詩。五湖不少閑田地,一棹煙波信所之。
薊雪苦分離,青氈君莫疑。韓公方下教,趙德始為師。海市江瑤柱,山城綠荔枝。故園行漸近,書札報相思。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憶昔少壯時,意氣摩云霓。游心黃卷間,豈顧白日西。由來昧根本,旦旦從所迷。邇獨悟無為,文字如委泥。物生豈高下,至道良自齊。青山繞吾廬,開戶眾鳥啼。曉日上喬木,秋光媚回溪。畸人長往來,絕壁同攀躋。遐天凈若掃,曠目無端倪。楚客一何苦,登臨獨悽悽。
半是疏狂半是癡,性情差喜我能知。胸無城府惟容酒,舌有鋒芒且說詩。老子婆娑隨地可,小兒顛倒任天為。八千里路君猶幸,五嶺三湘飽看之。
黯黯一年別,迢迢千里行。論交期晚節,顧我自多情。涉世防深阱,看山憶舊盟。誰為元德秀,眉宇向人情。百年將欲半,一藝不能長。進德慚多病,觀書苦健忘。情真時忤俗,意豁轉成狂。蘧瑗吾師也,知非且自強。
先天一氣叩關元,窅窅冥冥大藥存。顛倒乾坤成泰象,往來離坎立玄根。狂瀾海底探蛟穴,逆水灘頭過劍門。送得真人歸洞府,溫風桃熟武陵源。
云斂層霄,鳩鳴屋角,朝來又做輕陰。雨雨風風,攪將花信無憑。東風整日無聊賴,蹴殘紅、點綴空林。恁消它、燕掠鶯捎,愁損花魂。樓臺靜鎖沉沉院,任湘云低押,怕說登臨。容易斜陽,匆匆夢影難尋。不堪更睹縈簾絮,飏晴絲、欲挽殘春。最關情、展盡丁香,不展蕉心。
竹戶與松窗,當年拜老龐。鬢毛霜自滿,文力鼎猶扛。我句何堪讀,公詩舊所降。寧聞曹與鄶,可并楚三江。
雙鴛刺繡領,粲爛五文章。暫近已復遠,猶持歌扇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