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三門禹祠 其一
信矣禹功美,獨兼人鬼謀。
長山忽中斷,巨浸失橫流。
跡與天地久,民無魚鼈憂。
誰能報盛德,空爾薦醪羞。
信矣禹功美,獨兼人鬼謀。
長山忽中斷,巨浸失橫流。
跡與天地久,民無魚鼈憂。
誰能報盛德,空爾薦醪羞。
的確啊,大禹的功績美好,他一人兼具人與神的謀略。連綿的山脈忽然從中斷開,巨大的洪水不再泛濫橫流。他的功績與天地一樣長久,百姓也不再有淪為魚鱉食物的擔憂。誰能報答他的大德呢,只能白白地獻上美酒和佳肴。
信矣:的確,確實。
人鬼謀:人與神的謀略。
巨浸:大水,指洪水。
橫流:水不按河道流動而泛濫。
醪羞:美酒和佳肴。
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傳說,其事跡深入人心。詩人前往三門禹祠拜謁,面對紀念大禹的祠廟,有感于大禹治水的偉大功績,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禹治水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宏大的主題。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開創性影響,但體現了古人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功績的銘記。
將軍自行酒,醉我越臺東。往日青蓮客,能成大將功。韝鷹方側目,櫪馬不嘶風。一片深沉氣,屠沽事未終。
閱遍紅塵騎,憑誰慰盍簪。人多工射影,吾獨悵論心。往事如川逝,生涯總陸沉。但令鐘子在,猶可托知音。
白頭田父出當年,寺下江深水拍天。滄海自從成陸后,禪宮漸與月宮連。
飲光未是識瞿云,關吏何曾見老聃。四十九年無一字,五千言下盡虛談。岳邊萬派全歸海,島外千峰自向南。一個孤僧天畔立,不知誰與盍朋簪。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白鹿仙車去,無人獵古臺。空馀煙嶠月,曾照越王來。
頭上山泄云,腳下云迷樹。不知春淺深,但見云來去。夕陽在西峰,晚谷背南嶺。煩郁未渠央,佇茲清夜景。清秋氣蕭瑟,遙夜水崩奔。自了巖中趣,無人可共論。悲風號萬竅,密雪變千林。匹馬關山路,誰知客子心。
信得居山懶出山,此生終老此山間。松眠絕壑心俱死,鶴立空潭影亦閑。缸灶過時常不暖,荊扉向晚未曾關。一從鷲嶺拈花后,更有何人為破顏。
十年客淚不曾乾,丘壟成行骨肉殘。為報淮南兄與弟,紫髯憔悴未為官。
淮河流水盡蘆葦,明府冰清貌苦羸。卻說故人禪灶冷,為烹一尺鱖魚肥。
鬻蔬養母亦堪憐,曾有東湖識屨錢。四十不妻妨母食,險□啖鴨已忘天。
帝城高筑望仙臺,眺迥應逢楚客杯。瀚海烽煙晴不斷,盧龍山色晚爭回。愁心并逐浮云盡,旅鬢還因木葉催。關吏未須論氣色,風流河朔幾人來。
道傍古冢入荒榛,下馬摩娑漢八分。誰謂皇天無老眼,卻令大鳥泣孤墳。獨攜一盞霜風酒,共酹三峰日暮云。李杜就誅鉤黨起,可能天下獨傷君。
夜鐘寥闃遠相聞,古佛青山自結鄰。片石掛空平可渡,兩峰侵漢立如人。云歸蕩頂無多路,僧住巖根老此身。為憶龍湫重回首,來看瀑布獨逡巡。
吾道方施行,懷之不勝卷。故物穴名山,虹光起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