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竹
雙干標枯腹,青青凡幾霜。
龍騰雙角直,鯨噴兩須長。
但欲尋支遁,安能問辟疆。
屢來非別意,未與此君忘。
雙干標枯腹,青青凡幾霜。
龍騰雙角直,鯨噴兩須長。
但欲尋支遁,安能問辟疆。
屢來非別意,未與此君忘。
兩根竹干外表帶著枯色,卻依舊青翠歷經多少寒霜。似龍的雙角挺拔直立,如鯨魚的長須舒展修長。只想著尋訪愛竹的支遁,哪會在意顧辟疆的園林。多次前來沒有別的緣由,只是從未忘記這竹子的君子之風。
雙干:兩根竹干
枯腹:竹干表面呈現的枯色紋理
凡幾霜:歷經多少寒霜
龍騰:形容竹子挺拔如巨龍昂首
鯨噴:比喻竹枝修長如鯨魚的須
支遁:東晉高僧,好養鶴種竹,以愛竹聞名
辟疆:指顧辟疆,東晉吳郡人,其園林以竹景著稱
此君:竹子的代稱,典出《世說新語》王徽之‘不可一日無此君’
此詩或為詩人訪竹所感而作。通過對雙竹形態的描繪及用典,反映出詩人對竹文化的認同,可能創作于其游賞園林、寄情自然之際,暗含對君子品格的追慕。
詩以‘雙竹’為詠嘆對象,通過形神兼備的描寫與典故的巧妙運用,既展現了竹子的挺拔姿態,又借竹寄寓高潔情懷,是一首融合自然之美與人文意趣的詠物小詩。
綠幕黃簾紫府深
甘棠無樹不成陰
應知銜得金魚袋
來向東風送好音
可憐好月如好人,
我欲招之入窗戶。
人言明日當大暑,
君看繁星如萬炷。
想君映月讀書時,
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
朝騎一馬暮還歸。
香菰黏米著佳名,
古俗相傳豈足矜。
天子明堂遵月令,
含桃初薦黍新登。
春色饒君白發了,不妨倚綠偎紅。翠鬟催喚出房櫳。垂肩金縷窄,蘸甲寶杯濃。
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畫樓人把玉西東。舞低花外月,唱澈柳邊風。
謝公出處最超然,與世無爭證佛緣。寇勢突來誰拒敵,忠懷憤發獨披堅。
那愁白骨千秋暴,祇把丹心一點懸。從此芳名流后世,閻君祠里媲前賢。
熙寧雅樂?宮懸,鐃吹從人索和篇。
冬雪貂皮遼海市,春旂牛種漢陽田。
明農事業歸留相,老論風流萃眾賢。
七子賦詩如見寵,東浙文教為君傳。
江淹詞賦綵毫新,
七葉衣冠況世臣。
瑞節千山金馬使,
竹書三署白云人。
過家因得停車騎,
上壽應知望紫宸。
京洛風流偏待汝,
何能不憶五湖春。
塵市結精廬,
雜花映修樾。
欲識妙明心,
寒潭貯秋月。
閬苑瓊姿不記年,屈曲古干如龍盤。
大庾萬枝只如此,回旋曲折空山里。
吐萼枝枝色正妍,移來小艇泊流泉。
斜枝倒侵冰魂化,狂呼游客添杯斝。
我欲攜筇過隔溪,竹林主人遠相迓。
莫謂韶光還久留,人生適意多偷暇。
俛視八方盡,
高天峻嶺分。
秋風起孤韻,
日色下溪云。
琤然一葉墮空庭
似喚幽人夢欲醒
斜倚素屏褰翠幔
沈香煙吐博山青
底處呼滕六,催將歲事闌。窗明朝采爛,枝瘦夜光蟠。炫晃山林老,模糊天地寬。曉琴弦欲折,難忍溧陽酸。隨踏曉巖去,殿頭金井闌。路門圭璧委,雙闕絳青蟠。拜手朝紳肅,憂心旰食寬。歲糜今有望,寧復厭菹酸。寒陰彫草木,枯葉委庭闌。蒼聳孤松秀,青敷萬竹蟠。封條才貼妥,見睍復攲寬。但使根長在,毋憂風哭酸。
流水孤村,淡煙微雨。杜鵑聲里斜陽暮。醉來扶上木蘭舟,醒來忘卻桃源路。
短夢驚回,亂紅流去。樓頭水闊山無數。清溪西畔小橋東,武陵風景知何處。
酌酒勸公公自歌,三杯無奈老狂何。坐忘碧玉今何世,舞破春風是此蓑。一笑功名卑管晏,六經仁義沛江河。江門詩景年年是,每到春來詩便多。
君莫停杯我為歌,我今忘我是誰何。避人懶弄船頭笛,對影非無月下蓑。廬阜春云眠華岳,江門秋水釣銀河。竹弓挽住閒人手,漸覺年來射鴨多。
流水飛霞舊日恩,梨花寒月閉重門。清明陌上香車路,認得蕭郎不敢言。
手碎琵琶斷玉簫,青青誰竟折長條。背啼紅袖逢人笑,歲歲春風恨不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