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雨三日東軒讀書
雨中無復故人居,寂寞閉門三日余。
郤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憲定何如。
浮云極目無由卷,積蘚侵階不易除。
正賴高眠堪自遣,時時紛亂滿床書。
雨中無復故人居,寂寞閉門三日余。
郤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憲定何如。
浮云極目無由卷,積蘚侵階不易除。
正賴高眠堪自遣,時時紛亂滿床書。
雨中再也不見舊友的身影,我寂寞地閉門已有三天多。我相信袁安好似有道之人,卻不知原憲到底是怎樣的。極目望去,浮云無法消散,臺階上的積蘚難以清除。正依賴著高臥睡眠來自我排遣,滿床的書籍時時顯得雜亂。
故人居:指老朋友。
郤信:卻信,相信。袁安:東漢大臣,有賢名,曾在大雪天里困守家中。有道:指有道德、有學問。
原憲:孔子弟子,安貧樂道。
無由卷:沒有辦法消散。
積蘚:堆積的苔蘚。
高眠:高臥睡眠。自遣:自我排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正值連綿陰雨,詩人獨居,缺少友人陪伴,處于一種寂寞的生活狀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寂寞環境中的孤獨與無奈。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刻的心境。
還嶺峰頭霽色清,知微曾此學無生。
鳥從青壁屏邊過,人在白云天際行。
一片晴霞迎曉日,萬年松檜起秋聲。
個中仙景真奇絕,寶塔玲瓏最得名。
葉落古祠前,村安許宿船。
人聲齊到客,月色獨歸禪。
野火明秋渚,山鐘出寺煙。
推蓬不成寐,霜氣覽江天。
竹樹深藏遠市嘩,吾廬真似野人家。
幽禽就浴階前水,游蝶來尋幾上花。
心地幸無閑事擾,眼塵還有好書遮。
浮生如此亦堪老,世路驅人底有涯。
茅舍枕寒溪,出門煙翠齊。
曉林過栗鼠,秋草伏莎雞。
村酒大書字,山蔬小作畦。
落然人寂歷,野迥白云低。
谷風扇春和,卉木皆敷芬。
貞松但如故,高標在煙云。
君子守常性,時榮非所欣。
亦有孤鳳皇,不與眾鳥群。
每到雙溪興自招,新亭況是隔凡囂。
水中山色都如畫,風里湍聲卻似潮。
欹枕幾回眠盡夜,憑欄不厭立終朝。
人生何用千鐘酒,萬古閑愁向此消。
縹緲飛樓壓舊城,年年來聽峽猿吟。
衣裳慣見秋風冷,夢寐常愁塞日陰。
霜露園林千古事,波濤鷗鷺一生心。
祗應庾信頻飄泊,正坐江關緣分深。
從來此山中,不記幾游歷。
每緣困杯酌,未暇賦篇什。
屢恐為山羞,欲吟嗟思澀。
今晨始杖屨,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煙云舒秀色。
捫蘿扣棲真,束燎穿大滌。
神工跨石梁,天巧鏤巖壁。
仙人不可逢,靈箬無從得。
回觀翠蛟舞,俯視云根屹。
何如出山去,飛騰霈甘澤。
刮眼相逢四五秋,知君藝出萬人頭。
但看巨軸藏盈袖,不信行囊尚弊裘。
建閣程生藏瑞墨,買田張衍寄英游。
從來有術高天下,莫但人謀當自謀。
秦曾羽客駐真跧,唐有禪翁嗣結緣。
石竇宏深開洞府,天門明顯逗風煙。
香山聳跡停危壁,怪木盤根長絕巔。
千古靈蹤誰可問,踟躕瞻想不知還。
九十衰翁七十兒,此時那可兩分離。
客鄉已是三年別,人世應無百歲期。
春雁北飛頻送目,夕陽西下幾顰眉。
何如及早成歸計,莫待山榴開滿枝。
九日登臨老奈何,強將幽恨寄悲歌。
疲欹巾帽愁風動,病著饑腸厭酒多。
東嶺荒榛藏馬鬣,西巖空榻鎖蜂窠。
獨憐堂下千章木,跨歷齊梁未改柯。
祖席歌云散,春風助馬飛。
到京三月盡,為客幾時歸。
雨驛梨花瘦,煙村荻筍肥。
倚門有慈母,莫負老萊衣。
云嶺嵯峨掛夕陽,含虛南洞更徜徉。
書堂猶覺寶薰在,石銚微聞仙茗香。
遙想釣魚臺上客,飄然駕鶴白云鄉。
洪崖有路通仙島,當日無人報始皇。
支徑縈紆路似窮,疑非瓊館洞霄宮。
雖煩綠野諸公領,誰到青山九鎖中。
栝隠又深千嶂月,筍將猶欠一枝筇。
道人欲識巖棲處,因鶴東來問漫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