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京走馬上平安奏狀
載驅冬歲極河源,狀奏今朝款帝閽。
目斷白云浮魏闕,心先飛騎向中原。
揣摩詎試衡人術,感激空銜國士恩。
猶使匈奴戴黃屋,南歸慚吊陸公魂。
載驅冬歲極河源,狀奏今朝款帝閽。
目斷白云浮魏闕,心先飛騎向中原。
揣摩詎試衡人術,感激空銜國士恩。
猶使匈奴戴黃屋,南歸慚吊陸公魂。
冬日快馬奔馳到那黃河源頭,今日把奏狀呈給帝王宮門。望斷白云繚繞的朝廷宮殿,心早已隨快馬奔向中原。我沒去施展縱橫家的謀略,空懷著國士之恩感慨萬千。還讓匈奴人尊奉著君主,南歸時慚愧地憑吊陸賈之魂。
載驅:快馬奔馳。極:到達。河源:黃河源頭。
款:叩,到。帝閽:宮門,借指朝廷。
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代指朝廷。
揣摩:戰國時縱橫家的游說術,此指運用謀略。詎:豈,怎。衡人術:指戰國時張儀等人的連橫策略。
國士恩:指受到國家以國士相待的恩情。
黃屋:帝王所乘之車,以黃繒為車蓋里,此代指君主。
陸公:指陸賈,漢初曾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與北方勢力對峙的時期,詩人出使或辦事歸來,向朝廷呈上奏狀,心懷報國之志卻未能實現理想,對局勢感到憂慮和愧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安石榴開夏已深,動人絳萼綠成陰。
色空喻火宜知戒,伐性如斤莫浪侵。
半吐蹙巾傳麗曲,同尋雙葉寓歡心。
老來體物辜詩興,種種霜顛媿玳簪。
話別都門歲再除,歸田猶復帶經鋤。
春朝結佩同迎駕,夜雪寒窗并直廬。
東閣何堪薛宣吏,長安久絕子公書。
故人江上新開府,一笑樽前氣少舒。
謝公遺躅閟蒼苔,乘興飛霞得得來。
洞鎖暮云松偃蹇,江涵白月影徘徊。
吾曹趣了癡兒計,蘿徑難留俗駕回。
安得麻姑能送酒,他時藉草共傳杯。
平生慕英游,望公真山斗。一見開心誠,已落諸人后。
龍門豈甄擇,大小俱容受。聯轡尋勝踐,春風倚尊酒。
惟公對江梅,端若同志友。玉色洗塵沙,幽姿出藜莠。
命客花下坐,相與沃醇酎。非公無此客,譬諸草木臭。
向晚入深巷,蒼根倚甕牖。始知水西頭,臥梅勝臥柳。
有客三嘆息,此樹警老丑。一笑客誠癡,萬法要經久。
奇卉如尤物,過眼不必有。惠我終日香,重來香在否。
但從此理悟,那復長搔首。念公捧召節,修名當不朽。
艤舟未忍去,拓尋訪林藪。中心甚虛明,外慕厭紛糾。
杖屨循古岸,細話猶開誘。再拜誦公詩,一洗芻豢口。
兔葵搖曳雨蒙蒙,尚有夭桃出舊叢。
輕簿不禁三月浪,飄零常恨五更風。
燕泥亂啄粘香蕊,漁艇猶疑趁落紅。
惆悵眼前興廢事,靈云今已悟真空。
來訪西巖老,家居水竹村。
紫鱗游鏡曲,黃犢臥云根。
自昔好賓客,相傳到子孫。
不行亭下路,護筍別開門。
真仙祠館鎖層嵐,下瞰平疇十里寬。
譜牒尚標唐篆額,風儀仍是漢衣冠。
紫芝白兔靈如昨,石碣丹湖事不刊。
千古云孫牛馬走,敬瞻遺像仰高寒。
畏暑征涂倦,僧窗借榻眠。
聚蚊雷隠隠,夢蝶晝翩翩。
喜斷梅黃雨,慵參柏樹禪。
潮生富春渚,重泛謝公船。
遲遲欲去戀雙溪,獨樂簞瓢不糝藜。
豈稱昔賢為半刺,只堪老宿話全提。
家貧未辦千頭橘,世習猶堪兩顆梨。
速丐雄篇重行橐,三山佳境易為題。
別日江梅半透春,梨花開后獨愁人。
欲將芳草萋萋恨,寄向滄江六六鱗。
兩處吟當看雪夜,數篇抄值落花晨。
未輸謝客池塘夢,千里賡酬句要新。
南國春回早,梅殘已換年。
郊原青入眼,老境雪侵顛。
欲和歸田賦,仍吟止酒篇。
苦無游宦樂,此興寄林泉。
宿昔妖蟆磔,仍圓顧兔靈。
桂華滋白露,輪玉碾青冥。
倦翼翻烏鵲,愁腸念鹡鸰。
獨謠成短韻,酸楚不堪聽。
渺渺汀舟雨滿川,樓臺煙靄羃愁邊。
春風邀勒梅都謝,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缽偶分蒲塞供,佛香時送水沉煙。
佳時更擬攜筇出,拾翠人歸喚渡船。
古天下士亦多艱,魑魅于今合改顏。
道在蓋公猶夢見,天憐賈誼得生還。
風休江北一聲櫓,春盡劍南何處山。
故國異方身健在,也知書眠未斕斑。
禁籞芳菲歲又新,兩宮行樂及良辰。
雙瞻黃繖天回笑,并御花驄雨灑塵。
漢殿捧巵稱萬壽,葛天張樂和千人。
歡聲試采康衢詠,帝力熙熙物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