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夏太尉
四海傳烽急,長安亦響振。
老儒稽變事,強敵暴生民。
廷議衣冠客,書聞草野臣。
諸公咸世杰,天子識平津。
開府三司舊,提兵十萬新。
丹青大信著,明白睿謀伸。
賜馬飛龍亞,分衣寶帶親。
貔貅帳下士,鹓鵠幕中賓。
虎節關河雪,天街畢昴塵。
朔方須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無敵,師行輒有神。
人心惟助順,天道亦親仁。
執鉞來刑虢,勾芒下賜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劇陶鈞。
既已通西域,還應察珮珉。
焉知充國頌,不足壯麒麟。
四海傳烽急,長安亦響振。
老儒稽變事,強敵暴生民。
廷議衣冠客,書聞草野臣。
諸公咸世杰,天子識平津。
開府三司舊,提兵十萬新。
丹青大信著,明白睿謀伸。
賜馬飛龍亞,分衣寶帶親。
貔貅帳下士,鹓鵠幕中賓。
虎節關河雪,天街畢昴塵。
朔方須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無敵,師行輒有神。
人心惟助順,天道亦親仁。
執鉞來刑虢,勾芒下賜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劇陶鈞。
既已通西域,還應察珮珉。
焉知充國頌,不足壯麒麟。
四海烽火告急,長安也被震動。老儒考察變故,強敵殘害百姓。朝廷上官員們商議,消息傳到民間。各位大臣都是當世豪杰,天子能識別賢才。太尉您曾有開府三司的舊職,如今又統領十萬新兵。您誠信顯著,英明謀略得以施展。皇上賜您僅次于飛龍馬的良馬,親賜寶帶和衣物。帳下有勇猛的將士,幕中有賢能的賓客。您持虎節在關河的風雪中,在京城的天空下。北方要修筑城郡,燕地已預含春意。您的策略曾無敵,軍隊行動如有神助。人心都助順應天意的人,天道也親近仁義之人。您持斧鉞去征討叛逆,就像勾芒神降臨賜福秦國。成功指日可待,教化百姓如陶工制器。既已與西域通好,還應明察賢才。怎知像對趙充國那樣的贊頌,不足以讓您的功績在麒麟閣上彰顯。
傳烽:傳遞烽火,指戰事緊急。
響振:震動。
稽:考察。
暴:殘害。
廷議:朝廷商議。衣冠客:指朝廷官員。
書聞:消息傳到。草野臣:指民間人士。
世杰:當世豪杰。
平津:指公孫弘,漢武帝時丞相,這里喻指天子能識賢才。
開府三司:高級官職。
丹青:比喻誠信。
睿謀:英明的謀略。
飛龍:指飛龍廄的馬。亞:次一等。
貔貅:比喻勇猛的將士。
鹓鵠:比喻賢才。
虎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符節。
天街:京城的街道。畢昴:星宿名。
朔方:北方。
燕谷:燕地。
執鉞:持斧鉞,象征掌握征伐大權。刑虢:征討叛逆。
勾芒:古代神話中的木神,主春。
符屈指:指日可待。
陶鈞:陶工制器的轉輪,比喻教化。
珮珉:比喻賢才。
充國頌:指對西漢名將趙充國的贊頌。
麒麟: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曾將功臣畫像陳列于此。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四海傳烽急”等內容可推測,當時國家面臨外敵侵擾,戰事緊迫。詩人可能希望通過此詩贊揚夏太尉的才能,鼓勵他出征平叛,表達對國家局勢的擔憂和對和平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夏太尉并期望他能平定戰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展現出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賢才的期盼。
公子三槐族,貧交五柳門。
鄉閭雖不數,書劄屢相溫。
前輩風流遠,時情勢利尊。
哀哀埋玉樹,此意復誰論。
積慶源流遠,娠賢社稷光。
斯文今北斗,舉代一文昌。
象服山河壽,斑衣日月長。
生芻此時事,四海為悲涼。
我方開竹徑,公肯屈籃輿。
別去夢猶見,詩來錦不如。
乾坤愁思里,風月醉眠余。
會卜溪橋畔,鄰墻小結廬。
默禱神仙政隠憂,天心人意已周流。
旱苗已槁七八月,甘雨如期十五州。
風月冷吹云夢晚,水花新浸武昌秋。
異時白粲輸官處,知有豐年萬斛收。
天地有大經,圣賢實先覺。
一身萬世則,激厲為忠樸。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無學。
巋然社稷臣,漢脈終有托。
微臣有揚雄,百拜美新作。
男兒無英標,焉用讀書博。
肌膚冰雪定何神,不用靈犀自辟塵。
一笑未妨娛獨夜,百花誰敢鬭先春。
孤山詩侶須君復,吳市仙蹤只子真。
此外紛紛莫相污,風姨月姊故情親。
杖藜隨步到瓊宮,滿目幽奇景莫窮。
山鎖九層雖極遠,洞庭五處自相通。
侵云天柱籠朝霧,傍水清陰弄晚風。
可惜春禽啼曉月,又催行李過江東。
相看各華發,舊學更何疑。
世事幾反復,人生半別熟。
忍窮真有味,知命欲誰欺。
我學陶元亮,君師榮啟期。
世道懸千載,書生困一科。
看君榮落際,重我感傷多。
斜日能鏖戰,春風得凱歌。
平生一主簿,慟哭閉南柯。
人物相后先,筦庫故多士。
若人海邦來,清渭照涇水。
風塵不自憚,遠業正在此。
林深蘭荃芳,波動金石止。
三年亦何事,一笑聊復爾。
天風今扶搖,勢作九萬里。
未令游蓬山,亦合佐槐市。
富貴善移人,須公直如矢。
平生十年書,喜見習鑿齒。
少留更舂容,春醪薦魴鯉。
老賊狐鬼嘯,漢鼎不復支。再世益州牧,忍視宗國危。
烈烈左將軍,四海聞英姿。東北久蕩析,西南天啟之。
建旗入涪城,有蜀非公誰。檄璋送州印,我欲舉義師。
鼠輩坐斂手,豪杰趨指麾。正爾豈不濟,安用譎取為。
孝直反復士,獻計乃所宜。雛鳳獨何心,亦復喜出寄。
造次杯酒間,而欲生崄??。平生大耳公,豈堪此瑕疵。
向來隆中語,荊益實素期。惜不同茲役,次第觀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為漢悲。我詩訂千古,當有神明知。
十載長安五往來,立談無語口慵開。
懶看齷齪隨時士,誰是艱難濟世才。
韋布豈無堪將相,廟堂未易賤蒿萊。
上書欲謁平章去,光范門前肯自媒。
山晚下樵牧,秋聲生夜長。
精廬脫塵想,倦枕愜新涼。
萬里一筇在,百年雙鬢蒼。
定知閑有味,不必醉為鄉。
渺渺湖風引桂舟,竹輿沙徑晚山稠。
千峰影底鳴雙澗,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灑落,等閑歸計少遲留。
何時更約云門路,踏破青鞋布襪休。
積雨斷行跡,滿門秋草深。
老禾眠水底,野菌出墻陰。
懶負讀書眼,閑多憂國心。
夜長幽夢短,清耳聽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