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公挽詞三首 其三
袞韨三司舊,笳簫一品榮。
獨傷去國意,仍以撫封行。
落日白駒影,空林黃鳥聲。
公歸那不復,凄愴國人情。
袞韨三司舊,笳簫一品榮。
獨傷去國意,仍以撫封行。
落日白駒影,空林黃鳥聲。
公歸那不復,凄愴國人情。
您曾身著三公禮服,享有尊貴地位,如今一品官員的葬禮上笳簫齊鳴。我獨自感傷您離開京城的無奈,還帶著治理封地的使命遠行。夕陽下仿佛看到您離去的身影,空寂樹林里傳來黃鳥的哀鳴。您這一去再也不會歸來,讓國人都沉浸在凄愴的情緒中。
袞韨(gǔn fú):古代帝王和上公的禮服和禮冠,這里借指三公的地位。
三司: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笳簫:兩種樂器,常用于喪禮。
一品:古代官品的最高一級。
去國:離開京城。
撫封:治理封地。
白駒:原指白色駿馬,這里象征逝者。
黃鳥:在古代詩詞中常象征哀傷。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詳細背景。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在晏公去世后所作。晏公可能是一位地位尊崇的官員,詩人對其離世深感悲痛,于是寫下此挽詞來表達對他的悼念。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晏公。詩中通過描述晏公生前的地位和死后的葬禮,以及運用自然景象烘托氣氛,表達了對逝者的哀傷之情。它以簡潔質樸的語言,展現了挽詞的莊重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逝者的敬重和哀悼文化。
山固飛黃葉,回途秋灑然。禽聲留落日,驢背穩衰年。寒瀑纓林谷,晴溪鏡水天。何人吹鐵笛,隨我過前川。
種菊望菊生,種早得菊早。前來日已遲,種之聊草草。但令供老興,詎敢望菊好。栽培盡我心,連月未放倒。西風起寒吹,百卉半枯槁。柯條換舊根,花葉如新造。霜晨冷香飄,對酒開懷抱。時節雖已過,晚景猶相保。寄語隱逸翁,臘色猶未老。
杯水俄興滟滪波,錦袍恩分近如何。休嫌張耳朋歡薄,止笑袁耽姊妹多。花底追游長作隊,酒邊排調竟傳訛。解圍安用聊城矢,只倩胡笳一曲歌。
東籬漫擬摘如金,未識皇家秋色深。滿酌黃花元是露,九瓶天上一般斟。
重訪支公叩上方,數欄花木閉禪房。舊栽松菊侵山徑,新種梧桐近井床。僧定蟬聲連靜室,鶴歸松色帶斜陽。浮生但覺身無住,唯看青山憶故鄉。
茂苑逢除夕,故人音忽傳。山廚虛歲饌,海錯遺嘉鮮。一佐林間酒,初珍雪后筵。丹書雖可擲,不羨葛家玄。
推窗見庭樹,萬葉各爭明。嶺表云仍晦,堤東水不清。豈期還舊色,強欲賞新晴。當戶振衣立,春禽徒好聲。
樂人都用教坊家,席上群公換口誇。內里宣來蕉葉盞,御前賜出縷金花。坐上才初佳句傳,中官寫得便聞天。圣人含笑搜尋了,依韻當時賜和篇。西苑重排餞會時,新篇御制降彤墀。明朝上巳無公事,赴宴臣僚總進詩。
五更細雨動青璈,破曉都來一枕濤。樹影新添息浪柳,驚濤分濺使星袍。雪山白擁云帆出,金殿光懸海日高。直到留云數蕉樹,因風甘露醉葡萄。
日兮斯邁,月兮斯征。考徂悠悠,濱四十齡。載拮載據,載經載營。不瑕憂殆,以底于成。
青林煖雨飽桑蟲,勝羽離披濕翠紅。亦有春思禁不得,蕣花枝上訴東風。
臨泱漭兮背青熒,吐云煙兮合窅冥。恍欻翕兮杳幽靄,意縹緲兮群仙會。窅冥仙會兮枕煙庭,竦魂形兮凝視聽。聞夫至誠必感兮祈此巔,契顥氣,養丹田,終彷像兮覯靈仙。
數朵嬌紅似戀春。疏枝斜照水,尚留痕。雨來瘴海欲飛云。清絕處,暝色入林昏。何事變涼溫。山樓吹鐵笛,最消魂。玉容無那怨東君。人初定,煙靄銷重門。
天路何遼廓,吾生從所之。致身苦不早,奄忽非少時。迷途幸非遠,回駕方自茲。但當飲美酒,任性勿復疑。有客款蓬廬,一觴欣共持。
壯老貧猶故,斯愁不易捐。賣文聊旦旦,僦屋且年年。酒負今生債,詩留異代緣。夜長如不曉,切莫怨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