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淀除夕之會呈王原叔給事燕唐卿諫議
歲華相逐走燕塵,此夕覉懷暫一申。
把手豈辭三處酒,別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驚來信,卻憶江梅贈去春。
莫向天涯憂白髪,東風猶與到關新。
歲華相逐走燕塵,此夕覉懷暫一申。
把手豈辭三處酒,別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驚來信,卻憶江梅贈去春。
莫向天涯憂白髪,東風猶與到關新。
一年又一年,時光在燕地的風塵中匆匆流逝,在這除夕之夜,我羈旅的情懷暫且得以抒發。與友人攜手舉杯,哪會推辭這幾杯酒,離開家鄉仿佛已成為兩年的游子。因為看到塞北的大雁,驚喜地收到家中來信,又回憶起去年春天友人贈我江梅的情景。不要在天涯之地擔憂白發漸生,東風依舊會給邊關帶來新的生機。
歲華:時光,年華。
燕塵:燕地的風塵,泛指北方。
覉懷:羈旅的情懷。覉,同“羈”。
把手:握手,這里指與友人相聚。
江梅:一種野生梅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是在北方燕地任職或游歷,在除夕與友人相聚時所作。當時他遠離家鄉,漂泊在外,在這個團圓的節日里,內心既有對家鄉的思念,也有與友人相聚的欣慰。
這首詩主旨圍繞羈旅情懷和思鄉之情,以除夕之會為契機,抒發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景情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能展現出當時文人在漂泊生活中的情感狀態。
“未經年少已中年”,拋卷憑欄獨黯然。我愛君詩非假古,各人頭上各人天。
舟發自滕王,天風助艦檣。眼前光景別,腳板路頭長。彭蠡通東海,匡廬接太荒。白云回首遠,舉目是天香。
荷花蕩里采蓮歸,九龍山頭暮靄微。輕身倚楫下前浦,花氣人香逐浪飛。
洗耳疑仇俗,懷沙悵獨清。豈知簪紱內,不異薜蘿情。舒嘯滄浪曉,觀空水月明。乘流無住著,自在玉壺行。
吹斷殘簫天欲暮,夕陽收下馀寒。無聲立盡小塘灣。微風千皺水,天外一低猿。冷落頹枝都睡盡,孤螢枉自流連。此中幽恨與誰言?思量今夜月,我亦在人間。睡起扶頭如醉,由他野草纏衫。黃昏孤鳥下蒼煙。倘非尋舊夢,誰到夕陽邊。何處幽簫侵暮?聽時已自凄然。人間冷月最堪憐,夜深人去后,風攪一池寒。
伏枕燕關氣憯悽,驚魂忽破驛書題。窺人魑魅驕相狎,入眼星河黯自低。歲暮中原無騕?,春晴大海有虹霓。何言后死斯文在,七圣襄城路轉迷。
倚公蕓香閣,今古壓紬繹。付公銅虎符,利疚稔更歷。帝曰我此賢,儲作國柱石。俾爾壽而富,一一天所錫。
詰曲攲嘔路,皺秀透瘦石。飛巖繡鐵花,螺子點云額。平生米南宮,耽幽窮鬼跡。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豁眼見新巒,長笑落巾幘。貪看不知晚,懸石布奠席。回首神仙吏,青嶂達門閾。侍史朝焚香,秋云幾回白。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不堪聞割地,無計且銜杯。泡影隨風散,邊烽入夜來。臣民同敵愾,王霸幾人才。思到纏綿處,靈犀欲化灰。
遠山相別忽相尋,水到黃田漸欲深。見說前頭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須吟。南康名酒有殘樽,急喚荷杯作好春。紫幕能排北風冷,夕陽偏惜半船溫。
驂駕乘駟馬,謁帝朝承明。分符蒞閩越,終然慚勵精。副君垂獎盻,仁慈穆且敦。終朝陪北閣,清夜侍西園。降貴深知己,寧思食椹恩。未嘗辭晝室,誰忍去轘轅。
先人最愛佳山水,每對清流玩翠微。俯仰忽成今與昨,看山看水淚沾衣。
今夕何夕火西流,處處穿針閱女牛。銀燭光搖書幌冷,碧梧影落帝城秋。疏愚欲乞天孫巧,迂遠空懷杞國憂。坐久宴然清不寐,絳河如練近南樓。
濯濯寒逾潔,惟當老碧巖。幽心矢霜雪,疏影托松杉。山靜云千樹,僧歸月一帆。無人知此意,長詠付瑯函。
年年重六日,是我始生朝。自昔增悲感,于今更寂寥。盤餐慚草具,奠醊恨蓬飄。望里南云白,魂飛未易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