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資政守陜一年還守西都又改禮部寄示在陜時詩作此致謝
分陜間何闊,期年迨有成。
去思仍舊俗,來暮已新聲。
父老壺漿遠,兒童竹馬輕。
圖書還洛奧,禮樂命春卿。
繼出甘棠什,流傳大雅情。
正風瞻豈弟,舊觀復神眀。
露鶴九秋警,霜蟬千里清。
知音非季子,猶識二南并。
分陜間何闊,期年迨有成。
去思仍舊俗,來暮已新聲。
父老壺漿遠,兒童竹馬輕。
圖書還洛奧,禮樂命春卿。
繼出甘棠什,流傳大雅情。
正風瞻豈弟,舊觀復神眀。
露鶴九秋警,霜蟬千里清。
知音非季子,猶識二南并。
治理陜地相隔時間很久,一年就有了成效。離去后百姓思念,依舊保留著舊日習俗,到來時就有了新的贊譽之聲。父老們帶著酒漿遠道相迎,兒童們輕松地騎著竹馬。帶著圖書回到洛陽深處,被任命為禮部官員掌管禮樂。接連寫出如《甘棠》般的詩篇,流傳著《大雅》的情懷。瞻仰正直的風范,舊有的景象又恢復了神明般的氣象。秋露中的仙鶴警覺,霜后的蟬聲在千里外都顯得清越。雖然知音不是季札,但仍能識別《二南》的韻味。
分陜:相傳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陜而治,后稱封建王朝官僚出任地方官為分陜。
期年:一年。
去思:指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
來暮:百姓對德政之官的頌詞。
壺漿:酒漿。
竹馬:兒童游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洛奧:洛陽深處。
春卿:指禮部尚書。
甘棠什:《詩經·召南·甘棠》有贊美召公的內容,后以“甘棠”稱頌循吏。
大雅:《詩經》的一部分,后常指雅正的詩篇。
豈弟:即愷悌,和樂平易。
二南:《詩經》中《周南》《召南》的合稱。
此詩應是吳資政治理陜地一年后回到西都,又改任禮部官員,他寄來在陜時的詩作,作者為此寫詩致謝。當時可能處于社會相對穩定時期,官員注重文化建設和地方治理,吳資政在陜地取得了一定的政績,受到百姓愛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吳資政治理陜地的功績和文學才華。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官員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對官員品德、政績的重視。
晚過石屏村,村長日漸曛。
僧歸下嶺見,人語隔溪聞。
谷響寒耕雪,山明夜燒云。
家家扣銅鼓,欲賽魯將軍。
權門陰進奪移才,驛騎如星墮峽來。
晁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為災。
貞魂誤向崇山沒,冤氣疑從湘水回。
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云月一帆開。
名高猶素衣,窮巷掩荊扉。
漸老故人少,久貧豪客稀。
塞云橫劒望,山月抱琴歸。
幾日藍溪醉,藤花拂釣磯。
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瑤瑟奠蘋蘩。
誰令力制乘軒鶴,自取機沈在檻猿。
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
昔年湖上客,留訪雪山翁。
王氏船猶在,蕭家寺已空。
月高花有露,煙合水無風。
處處多遺韻,何曾入剡中。
秋來水上亭,幾處似巖扃。
戲鳥翻江葉,游龜帶綠萍。
管弦心戚戚,羅綺鬢星星。
行樂非吾事,西齋尚有螢。
夜程何處宿,山疊樹層層。
孤館閉秋雨,空堂停曙燈。
歌慙漁浦客,詩學鴈門僧。
此意無人識,明朝見李膺。
京洛多高蓋,憐兄劇斷蓬。
身隨一劒老,家入萬山空。
夜憶蕭關月,行悲易水風。
無人知此意,甘臥白云中。
桂樹綠層層,風微煙露凝。
簷楹銜落月,幃幌映殘燈。
蘄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閑即無事,何異住山僧。
綠樹鶯鶯語,平江燕燕飛。
枕前聞[鴈去],樓上送春歸。
半月縆雙臉,凝腰素一圍。
西墻苔漠漠,南浦夢依依。
有恨簪花懶,無聊鬬草稀。
雕籠長慘淡,蘭畹謾芳菲。
鏡歛青蛾黛,燈挑皓腕肌。
避人勻迸淚,拖袖倚殘暉。
有貌雖桃李,單棲足是非。
云??載馭去,寒夜看裁衣。
霄漢兩飛鳴,喧喧動禁城。
桂堂同日盛,蕓閣間年榮。
香掩蕙蘭氣,韻高鸞鶴聲。
應憐茂陵客,未有子虛名。
雙嵓瀉一川,回馬斷橋前。
古廟陰風地,寒鐘暮雨天。
沙虛留虎跡,水滑帶龍涎。
卻下臨江路,潮深無渡船。
殘月皓煙露,掩門深竹齋。
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
清鏡曉看髪,素琴秋寄懷。
因知北窗客,日與世情乖。
三年嬰酒渴,高臥似袁安。
秋色鬢應改,夜涼心已寬。
風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
臥憶郊扉月,恩深未掛冠。
雙巖瀉一川,回馬斷橋前。
古廟陰風地,寒鐘暮雨天。
沙虛留虎跡,水滑帶龍涎。
卻下臨江路,潮深無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