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字卷子
文昌清曉漏聲疏,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入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蘂章須詔侍嚴徐。
文昌清曉漏聲疏,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入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蘂章須詔侍嚴徐。
清晨的文昌殿,漏聲稀疏,我曾見你落筆如飛泉般暢快。你的詩如同謝靈運的詩般清新,賦好似司馬相如描寫宮殿的賦那樣華麗。春官沒有用紅筆圈點,卻暗暗用淡墨書寫評定。聽說你在丹臺的排名第一,蕊章定會詔令你像嚴助、徐樂那樣侍奉君王。
文昌:指文昌殿,是宮廷建筑。
漏聲疏:漏是古代計時工具,漏聲疏表示時間已到清晨。
飛泉:形容落筆迅速,文思如泉涌。
詩入池塘似靈運:謝靈運有“池塘生春草”的名句,這里說對方的詩有謝靈運的風格。
賦傳宮殿學相如:司馬相如有《子虛賦》《上林賦》描寫宮殿,這里說對方賦有司馬相如的風范。
春官:古代禮部的別稱,掌管科舉等事。
真朱點:紅筆圈點,科舉中用來評定試卷。
陰注:暗暗書寫評定。
丹臺:傳說中神仙的居處,這里指考中者的名冊。
蕊章:道教的文書,這里指朝廷的詔令。
嚴徐:指嚴助和徐樂,都是漢武帝時的文學侍從之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科舉考試時期,詩人看到對方才華出眾,對其在科舉中的表現充滿期待,故而創作此詩進行贊美和鼓勵。當時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社會重視文人的才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對方的才華并期待其科舉高中。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古人的才華來襯托對方。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鼓勵的風氣。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