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憶幽谷二首 其一
早聞幽谷未曾窺,翠壁清泉入夢思。
到眼惜無名手畫,醒心欣得醉翁詩。
種花舊比甘棠樹,刻石今成峴首碑。
使我一麾從此逝,勝游當不減君時。
早聞幽谷未曾窺,翠壁清泉入夢思。
到眼惜無名手畫,醒心欣得醉翁詩。
種花舊比甘棠樹,刻石今成峴首碑。
使我一麾從此逝,勝游當不減君時。
早聽聞幽谷美景卻未曾親眼一見,那翠綠石壁與清澈泉水常入我夢中讓我思念。眼前景色可惜沒有名畫家來描繪,清醒心神卻欣喜能讀到醉翁寫的詩。過去種花可比美甘棠樹,如今刻石如同峴首碑。若能讓我從此前往那幽谷,這美妙的游覽定不比你當時差。
窺:看,這里指親眼見到。
甘棠樹:甘棠,即棠梨。在古代文化中,甘棠常與賢明的官吏相關,典出《詩經·召南·甘棠》,后人常用甘棠來贊美有惠政的官員。
峴首碑:西晉羊祜鎮守襄陽時,常登峴山,后人在峴山立碑紀念他,見者落淚,名為墮淚碑。這里刻石成峴首碑,有紀念、留名之意。
一麾:原指揮動旌麾,后泛指被派出任地方官。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聽聞幽谷美景之后。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有交流唱和之風。詩人或許受友人相關經歷或作品影響,對幽谷產生向往,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幽谷的向往和對賢吏功績的追慕。其特點是將自然美景與文化典故相結合,富有文學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走馬從邊事,新恩受外臺。
勇看雙節出,期破八蠻回。
許國家無戀,盤江棧不摧。
移軍刁斗逐,報捷劒門開。
角咽狝猴呌,鼙干霹靂來。
去年新甸邑,猶滯佐時才。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遠情。
劒峰當戶碧,詩韻滿樓清。
日照涪川闊,煙籠雪嶠明。
征黃看即及,莫嘆滯江城。
子云吞白鳳,遂吐太玄書。
幽微十萬字,枝葉何扶疎。
婉孌猛虎口,甘言累其初。
一覩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浮云凄慘日微明,沈痛將軍負罪名。
白晝叫閽無近戚,縞衣飲氣只門生。
佳人暗泣填宮淚,廐馬連嘶換主聲。
六合茫茫皆漢土,此身無處哭田橫。
昔竊不死藥,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艷,孤潔棲金波。
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
軋軋揮素手,幾時停玉梭。
身依吳寺老,黃葉幾回看。
早講林霜在,孤禪隙月殘。
井通潮浪遠,鐘與角聲寒。
已有南游約,誰言禮謁難。
洞房三五夕,金釭凝焰滅。
美人抱云和,斜倚紗窗月。
沈吟想幽夢,閨思深不說。
弦冷玉指寒,含顰待明發。
稍憐公事退,復遇夕陽時。
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籬。
吟懷滄海侶,空問白云師。
恨不相從去,心惟野鶴知。
樓因藩邸號,川勢似依樓。
顯敞含清暑,嵐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郢曲思朋執,輕紗畫勝游。
至老不相疎,斯言不是虛。
兩心宜一體,同舍又鄰居。
曉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從軍何有用,未造魯連書。
帝里欲何待,人間無闕遺。
不能安舊隱,都屬擾明時。
違理須齊辱,雄圖豈藉知。
縱橫悉已悮,斯語是吾師。
極目郡城樓,浮云拂檻愁。
政成多暇日,詩思動先秋。
遠霽千巖雪,隨波一葉舟。
昔曾窺粉繪,今愿許陪游。
越客南來夸桂麖,良工用意巧縫成。
看時共說茱萸皺,著處嫌無鸜鵒鳴。
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價敢全輕。
日于文苑陪高步,贏得芳塵接武名。
一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
愿為出海月,不作歸山云。
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
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
一想流年百事驚,已拋漁父戴塵纓。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來應有分,詩傳身后亦何榮。
誰憐合負清朝力,獨把風騷破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