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
頻把瓊書出袖中,獨吟遺句立秋風。桂江日夜流千里,揮淚何時到甬東。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
頻把瓊書出袖中,獨吟遺句立秋風。桂江日夜流千里,揮淚何時到甬東。
早年在京城聽您講經說法,聽聞您去江海之地后,我們的情分更深厚了。以后若描繪蘭亭雅集,不要畫高僧支道林(指代徹上人)。我頻繁地從袖中拿出您的書信,獨自吟誦您留下的詩句,站在秋風中。桂江日夜流淌千里,我何時能揮淚到甬東去憑吊您。
越吟:此處可能指徹上人的講經說法等言論。分逾深:情分更加深厚。蘭亭會:東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的雅集。支道林:東晉高僧,這里借指徹上人。瓊書:對書信的美稱。甬東:地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韓漳州告知詩人徹上人的死訊,詩人聽聞后十分悲痛,于是寫下這兩首絕句來表達對徹上人的懷念之情。
這兩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徹上人的悼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情誼,是研究詩人情感世界的重要資料。
當年西域未知名,四海無人識晉卿。扈從鑾輿三萬里,謨謀鳳闕九重城。衣冠異域真余志,禮樂中原乃我榮。何日功成歸舊隱,五湖煙浪樂馀生。亞之平水久馳名,壯歲題橋慕長卿。厭世德風如偃草,驚人詩價比連城。功名未立不為慊,仁義能行亦足榮。此理幽微人不識,莫言儒道拙謀生。今年又得亞之詩,每嘆風云會遇遲。拙運且淹童子役,雄才宜作帝王師。羨君筆下揮千字,知子胸中蘊六奇。靜對西風和新句,凄然南望動深思。誤忝綸恩斗印懸,乏才羞到玉墀前。劾奸封事夢猶諍,許國忠誠老益堅。仁政發從天北畔,捷音來自海西邊。從今率土沾王化,禮樂車書共一天。寥落龍沙寄此生,情鐘我輩豈無情。參商管鮑賢朋友,南北機云好弟兄。蓮葉飄香思晚浦,梅花飛雪夢春城。故園日夜歸心切,未濟斯民不敢行。
吳姬半醉月當壚,握手王郎問酒徒。聞道君家雙妾妾,一時同唱鳳將雛。
武安何謂銳頭將,貞觀才無福手民。世上封侯人不少,封侯人是殺人人。販商公事名才吏,鈔掠平人號戰多。相貌奇厖心慘刻,天生此輩欲如何。
匡山有老人,自稱巖下公。綠發渥朱顏,皎若云間鴻。往來騎白鹿,姿美精肉充。招我將從之,心阻難遽通。流情復高翔,翩翩駕天風。夙昔思此人,寤言期與同。感此重枉顧,德音常在衷。
小立船倉揭起篷,晚來帆幅飽西風。望他鴻雁一雙去,過了峰巒千萬重。不成無語立江濱,事事堪吟句句新。白鷺前身真釣叟,青山今日是詩人。
蘭橈何處等閑開,石鼓旃檀回雁回。秋蚤三湘蜂瘦出,雨余百粵漲肥來。過江遠看嬋娟竹,捫字閑桃繡蝕苔。就使殘生歸不得,一茅應傍祝融堆。
碧落諸峰是碧簪,忽于平地插瑤岑。洞中定有神仙宅,玉室金堂不可尋。
靈臺一似大圓鏡,妍丑自分吾不知。秋殺春生天道爾,先生喜怒一何私。
三天符箓授長生,凡骨尤慚煉未輕。方士久傳餐白石,野人相勸飯青精。宮商縹緲仙歌遠,樓閣玲瓏梵氣成。弱冠有聞今白首,空山何處候方平。
楊震幽魂下北邙,關西蹤跡遂荒涼。四知美譽留人世,應與乾坤共久長。
詘人富貴致公卿,眠食已堪勞我生。磚石丘山無異趣,案頭閑置待風清。
誰將此筆點行藏,真有乾坤日月光。三尺羊裘幾銖兩,千秋龍袞共低昂。客星天上何須急,老腳人間不浪長。留得先生在臺輔,不知東漢可陶唐。
年少疏狂,儗晞發扶桑,濯纓旸谷。北適幽燕東通越,爭道中原逐鹿。抗節登車,悲歌倚劍,太華青如粟。聞雞中夜,秦庭曾有人哭。誰憶萬里關山,塵凝箭羽,慷慨嗟髀肉。白發青衫歸故里,多少泥涂之辱。卻羨淵明,休官彭澤,三徑連松菊。迎門稚子,殘書老硯茅屋。
蓬萊母女乘東風,萬里飛尋劫后翁。半日扶搖超大海,一機安穩破長空。家人別久翻如客,旅社情多巧作東。瞻仰紅都新貌罷,叩關娘子入關中。
皇天無停樞,四運迭相迫。朝陽忽東升,悵望倏已夕。伊誰執其馭,六轡不遑息。使我下土人,俯仰空役役。我愿扳六龍,駐彼扶桑域。遨游黃道中,流光自輝赫。萬物同一春,欣欣布佳澤。羲和不我與,徒有淚沾臆。晝短夜乃長,何以屏陰慝。